放火罪构成要件有什么

更新时间:2021-03-19 10:57
放火罪构成要件有什么
崔斌
陕西朱西江律师事务所
崔斌
律师解答
放火罪构成要件:
1、主体要件: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主观方面为故意;
3、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为公共安全;
4、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版权说明:找法网对图文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点赞
收藏
相关知识推荐
放火放火罪严重吗怎么办
你好,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受到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以放火手段毁坏财物,构成放火罪还是故意毁坏财物罪?
法律分析: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放火烧毁他人房屋的,是属于犯罪的行为,会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和放火罪,依据犯罪情节进行数罪并罚,具体量刑要根据犯罪情节来定。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纵火罪与失火罪 放火罪
失火罪是由于行为人的过失而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按中国刑法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一。本罪主要特征: (1)主观上只能由过失而构成。可以是疏忽
放火罪立案标准,放火罪是指放火烧别人房子吗?放火罪立案标准是怎样规定的?
《关于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及立案标准》规定,凡是故意放火,造成森林或其他林木火灾的都应当立案。 1、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 2、造成公
是否构成犯罪?是否构成放火罪,就不构成放火罪。
犯罪对象是指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犯罪行为所作用的客观存在的具体人或者物。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联系在于:作为
放火罪辩护词
放火罪辩护词
刑事辩护词
以放火手段毁坏财物,构成放火罪还是故意毁坏财物罪?
故意毁坏财物罪标准: 关于毁坏公私财物罪定罪数额,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并没有具体解释,各地标准不一。故意毁坏财物罪数额较大的标准:故意毁坏财物罪,数额较
放火烧自家房屋是否是放火罪
放火行为已危害公共安全,涉嫌放火罪,但危害后果较小
放火罪与失火罪
前面是故意犯罪。后面是过失。刑罚也不一样。
内蒙古非法拘禁罪立案标准如何判定
非法拘禁罪常见处理方式包括刑事立案、侦查、起诉等。选择处理方式时需综合考虑案件具体情况,如拘禁时间、行为手段、造成的后果等。刑事立案是首要步骤,确保案件得到依法
侵占罪判不判刑如何认定
侵占罪判不判刑依据犯罪情节。一般犯罪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则处二至五年有期徒刑。具体判决还需考虑被告人态度、退赔情况等,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抢夺罪的入罪数额标准有哪些
抢夺罪根据数额和情节处理。数额较大或多次抢夺,处3年以下刑罚;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处3-10年刑罚;数额特别巨大或情节特别严重,处10年以上刑罚。具体刑罚依据《
袭警罪量刑判几年
袭警罪量刑因情况而异。一般袭警处三年以下刑罚;若使用枪支等严重危及警察安全,则处三年至七年刑罚。具体量刑需结合案件细节判断。
孩子偷拿家长的钱购买大量玩具怎么办
孩子偷钱购玩具,需妥善处理。若孩子未成年,家长可教育引导并协商退货;若孩子已成年,需自行承担责任,但可尝试与商店协商。如涉及违法行为,应及时报警处理。
您好律师,我想咨询一个关于案件受理费的问题
如未按时缴纳案件受理费,法院可能会按撤诉处理或不予受理。在已受理的情况下,若未补交,法院可能会裁定按自动撤诉处理。因此,请务必按时缴纳案件受理费,以避免影响案件
组织卖淫嫖娼罪怎么认定?怎么量刑?
你好现在案件到那个阶段了呢
我想问下老师强制让背诵不属于课本内容犯法吗?
强制背诵非课本内容处理方式多样。常见方法包括与老师沟通、反映给学校管理层或家长介入。选择处理方式时,应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问题的严重程度。若沟通无果,可寻求教育
主讲律师
崔斌
崔斌
全国
擅长:刑事案件、婚姻家庭、交通事故
4086
已帮助
咨询我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