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老人的专项附加扣除的分摊方式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4-04-03 14:54
赡养老人的专项附加扣除的分摊方式是什么
高素梅
四川维是律师事务所
高素梅
律师解答

  关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的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非独生子女应当与其兄弟姐妹分摊每年24000元(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分摊方式包括平均分摊、被赡养人指定分摊或者赡养人约定分摊。具体理解如下:

  1、无论兄弟姐妹多少人,其兄弟姐妹分摊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总额为每年24000元,每月2000元;

  2、兄弟姐妹中一人分摊最高限额为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

  3、采取指定分摊或约定分摊方式的,应签订书面分摊协议;

  4、指定分摊与约定分摊不一致的,以指定分摊为准;

  5、纳税人赡养2个及以上老人的,不按老人人数加倍扣除,即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无论有几个老人每年只能扣除24000元(每月2000元);

  6、具体分摊方式一经确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

  

法律依据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第二十二条

  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一)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二)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版权说明:找法网对图文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点赞
收藏
相关知识推荐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赡养老人独生子女怎么界定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应当与其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可以
赡养老人的专项附加扣除怎么申报
你好你具体指的什么内容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专项附加扣除赡养老人是多少
个人所得税赡养老人专项扣除是指纳税人赡养年满60岁以上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赡养支出,可以税前扣除。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
专项附加扣除赡养老人指定约定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分摊方式包括由赡养人均摊或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采取指定分摊或者约定分摊方式的,每一纳税人分摊的扣除额最高不得超过每月100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赡养老人协议
个税专项扣除赡养老人可以填一个或两个,个税APP赡养老人扣除申报一次只能选择一个被赡养人,因此要填写两个的需要分两次提交。但是,不管填报的被赡养老人有多少个,都
之前没有填报专项附加扣除,一个赡养老人,为什么扣除时候只能扣除子女教育呀,赡养老人是刚填的
  法律对老人赡养是如何规定的呢?   为保障受赡养人的合法权益,《婚姻法》中也规定: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赡养老人,妹妹可以扣除2000吗?
按照《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法律规定来看,子女对自己的父母有赡养的义务,赡养包括生活上的照料、经济上的供养、经济上的慰藉。现实生活中很多子女以为只要给老人钱,让老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个税扣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领取《独生子女证》: (1)夫妻生育一个孩子后不再生育,并且其子女在十六周岁以内的; (2)夫妻按有关规定收养一个孩子后不再生育
孩子的户口在男方的户口上,私自带走违法行为
没有抚养权的一方私自带走孩子一般不犯法,但侵犯了对方作为父亲或母亲的探视权、抚养权,是违法的。但实践中,该违法的行为是很难确定。如果没有抚养权的一方带走了孩子;
法院能否切断父子关系?
到法院起诉,不可以脱离父子关系。解除自然血亲关系不属于法律的作用范围。对于亲生父子关系,在基于血缘关系产生,从情感上可以断绝关系,但是不可以从法律上断绝。法律依
父母不让出门,不让人际交流
法律分析:根据您的情况,如属于限制了您的人身自由的,建议您直接报警处理,一般来说是不违法的。法律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为了子女安全不让子女出门的
女儿跟男朋友跑了
您好,跑哪里去了?什么原因跑了
主讲律师
高素梅
高素梅
四川-眉山
擅长:刑事案件、合同纠纷
963
已帮助
咨询我
相关文书下载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