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除的情形

更新时间:2020-12-07 11:20
合同解除的情形
黄辉
湖北顺鹏律师事务所
黄辉
律师解答
合同解除的情形有:
1、当事人协商一致;
2、当事人约定的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
3、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
4、一方明示违约;
5、其他法定的可解除合同的情形。
法律依据

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版权说明:找法网对图文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点赞
收藏
相关知识推荐
合同解除的种类和法定解除合同
合同的解除有三种类型。①双方协议解除,②单方约定解除,③单方法定解除
附解除条件的合同和合同解除的区别
合同解除是合同双方权利义务被主动地归于消灭的制度,也是合同履行结果的产生被人为地阻止;合同终止一般是因合同完成使命、几方当事人也因合同约定而产生权力状态的变动而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附解除条件的合同和合同解除
根据法律规定,附条件的合同解除方式可以是协议解除和法定解除和附解除条件成立时,合同解除。协议解除是双方协商一致后可以解除合同;法定解除是出现法定解除事由后可以向
哪些情况允许单方解除合同?允许单方解除合同的情形有那些
对方违约、达到合同解除条件、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等等。
合同法定解除的情形,合同法定解除的情形请问具体包括哪些情形?
按照《民法典》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
劳动合同解除的情形,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
如果解除不当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合同解除对方违反合同的,解除合同纠纷
合同解除后赔偿问题: 1、协议解除合同的,当事人在协议中免除了对方损害赔偿责任的,协议生效后,不得再请求赔偿。 2、因不可抗力解除合同,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在
合同上写着一式两份,可以吗?
需要看协议书写是否规范
胡律师了解主播类的合同纠纷吗?
了解。处理主播合同纠纷可:1. 协商,根据合同约定自行解决;2. 调解,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介入;3. 仲裁,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4. 诉讼,直接向法院起
在遇到合同纠纷时,取证的合理时限是多久?
取证时限依案情和法院规定而定。如案情简单,可尽快收集并提交证据;如案情复杂,可申请法院延长举证期限。务必在举证期限内完成证据收集,以免影响案件审理。
请问恶意串通与他人签订合同有哪些样的后果
恶意串通签合同违法。确认合同无效后,应返还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不能返还的需折价补偿。有过错方要赔偿对方损失,双方均有过错则各自担责。及时处理可避免法律纠纷,保护
和人力公司签订了协议,现在退出,符合退押金条件,但是公司不给退押金
如果公司不退押金,除了投诉外,你还可以选择与公司协商解决。如果协商无果,可以收集证据并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仲裁结果不满意或对方不履行仲裁裁决,还可
两个小时的课每天就提早上了半个小时上了4次并没有把我花的钱全部用上,我想退掉后面的课程,她不同意
在退课时,是否需要支付额外费用取决于您与补习班之间的协议内容。如果协议中未明确规定退课需支付额外费用,那么您通常不需要支付。但如果协议中有相关规定,您需要按照约
速秒代签约中心
速秒代签约中心服务安全性难以一概而论。需具体看其操作规范、风险控制措施等。在选择时,建议谨慎评估其信誉和合规性,必要时可咨询专业律师。
考驾照报名了签了合同没交钱,不想去了,就花了130多块钱买了一个视频,不然就起诉我
即使没有培训合同和有效票据,你仍然有权利要求驾校合理处理你的退费请求。首先,尝试与驾校协商,解释你的情况和意愿。若协商无果,可以向驾校的主管部门——道路运输管理
主讲律师
黄辉
黄辉
湖北-武汉
擅长:刑事案件、婚姻家庭、劳动纠纷
2161
已帮助
咨询我
相关文书下载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