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终止合同效力如何认定

更新时间:2024-04-03 16:42
合同终止合同效力如何认定
易明勇
重庆易顺律师事务所
易明勇
律师解答
合同终止的,则无法再认定其效力,因为合同终止之后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随之终止,该合同在法律上的效力已经消灭。
一般合同只要具备以下条件的,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签订的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签订合同的行为是行为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合同内容不违法也不违背公序良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版权说明:找法网对图文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点赞
收藏
相关知识推荐
合同效力终止条款是什么,合同效力终止条款是什么
合同终止条款的效力是:依法订立即有效。当事人可以约定合同到期后自然终止,可以对合同中的欺诈行为和显失公平的条款进行终止。除此之外,经双方协商可以终止。法律依据:
什么是合同效力终止条款,什么是合同效力终止条款
合同效力终止的定义及其种类有: 1、合同效力终止的定义为基于原合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法定终止事由的出现而归于消灭的情形; 2、合同效力终止的种类包括债务相互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合同效力终止条款是什么,合同效力终止条款是什么
合同终止条款的效力是:依法订立即有效。当事人可以约定合同到期后自然终止,可以对合同中的欺诈行为和显失公平的条款进行终止。除此之外,经双方协商可以终止。法律依据:
合同效力终止条款是什么,合同效力终止条款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七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终止: (一)债务已经履行; (二)债务相互抵销; (三)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四
解除合同赔偿
解除合同赔偿
合同履行方式
合同解除和合同终止有哪些区别,合同解除和合同终止的效力有不同吗,哪个适用范围更广?
合同的解除,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后,因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使基于合同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归于消灭的行为。合同的终止,是指合同的债权债务关系归于消灭,合同关系客观上不
合同终止后,与中介公司签订终止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合同终止后,签订的赔偿协议书只要能够满足法律规定的生效要件,一般都是有法律效力
合同终止以后发生的效力
合同终止双方权利义务消灭,即不存在权利义务。
有双方签字的合同是否就有效
双方签字合同未必有效。需确认双方民事行为能力、真实意愿,并检查合同内容是否合法。遇争议可寻求法律帮助,确保合同有效执行,维护自身权益。
合同中仅签署而未加盖公章的法律效力分析
仅签署未盖章的合同可能有效。具体操作:1. 确认签署人是否具备民事行为能力;2. 核实意思表示是否真实;3. 检查是否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4. 若对方认可或已实
抖音带货合同有法律效益吗?
你好,涉及到什么纠纷呢
针对未成年签的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未成年签合同需视情况而定。如合同纯获利益或与其能力相适应,则有效;否则,需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追认。若合同超出能力范围且未追认,可通过法律途径确认合同无效,保护未成
合作协议到期是不是还有效
一、合作协议有效期多长时间1、合作协议有效期的时间需视情况而定:(1)合作协议是没有最长合作期限的限制的。合作的期限可以是永久;(2)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合同终生
合同没写签定日期还会有效吗
合同没写签定日期,但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生效条件时仍然有效。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有何规定?
法律分析:合同无效的情形有: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4、损
您好,合同的签订时间和到期时间一样,但是规定期限是16年,这个合同有效吗?
合同有效。但需注意:1.若签订时间和到期时间相同,可能导致合同无实际履行期,建议重新协商;2.如双方同意该条款,应明确即时履行的具体内容和方式;3.确保合同条款
主讲律师
易明勇
易明勇
全国
擅长:刑事案件、婚姻家庭、劳动纠纷
786
已帮助
咨询我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