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债权人在微信朋友圈公开聊天记录,是否违法

互联网纠纷
2024-04-20 22:39:22
共有3位律师解答
  • 法律分析:在朋友圈公布债务人欠款的相关情况不属于违法行为。在朋友圈违法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采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的名誉权,属于违法行为。
    名誉是对于公民的品德、才干、信誉和形象等各方面的综合社会评价,而公开债务人欠款的行为不属于对债务人的侮辱、诽谤。如有证据证明债务人欠款未按时归还,仅仅是公开了债务人姓名及其欠款不还这一事实,这属于对他人行为的客观评价,没有损害他人名誉。
    没有捏造散布虚假的事实,也没有辱骂他人,不属于违法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 法律分析:未经他人允许公开微信聊天记录公开不违法,但是如果公开了你的个人信息,包括:用户名、头像、图片、姓名等,则触犯了法律,适用于民事诉讼。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 法律分析:在微信朋友圈公布债务人欠款的相关情况包括欠条等不属于违法行为。在微信朋友圈违法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采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的名誉权,属于违法行为。
    名誉是对于公民的品德、才干、信誉和形象等各方面的综合社会评价,而公开债务人欠款的行为不属于对债务人的侮辱、诽谤。如有证据证明债务人欠款未按时归还,你仅仅是公开了债务人姓名及其欠款不还这一事实,这属于对他人行为的客观评价,没有损害他人名誉。
    没有捏造散布虚假的事实,也没有辱骂他人,不属于违法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