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认定

刑事案件
2024-04-16 13:16:47
共有4位律师解答
  • 你好请说下事情的具体情况1
    追问:女方以结婚为手段,来我家借钱,钱借给女方钱到期了没有履行和偿还能力,外面欠大量债务且女方隐瞒婚史,报案了刑侦队说不予立案

  • 1、可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几种典型情形:
    一、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二、肆意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三、携带集资款逃匿的
    四、将集资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等

  • 1、非法占有目的的概念从字面上理解,非法占有是指无合法根据取得、控制他人财物,而“目的”乃是动机所趋向的结果。
    2、从民法意义上说,所谓的“非法占有”,也就是指非依法律依据对他人的财物实施控制和管领的状态。
    3、非法占有是指没有法律根据的占用如侵占、哄抢、私分、截留、回扣、贪污、受贿、骗取而占有公私财产等。
    4、非法占有是指没有法律依据又未取得所有人许可而由非所有人占有所有人的财产,即非法地行使占有权能,包括善意的非法占有和恶意的非法占有。法律依据:根据《民法典》第1242条规定:非法占有高度危险物造成他人损害的,由非法占有人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不能证明对防止非法占有尽到高度注意义务的,与非法占有人承担连带责任。
    (《民法典》生效时间为2021年1月1日)

  • 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认定依据:
    1、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的情形;
    2、行为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情形中;
    3、以及其他金融诈骗或者诈骗犯罪、职务侵占罪的情形中。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可以理解为,以非法取得对他人财物的实际控制为目的。
    非法占有为目的是指行为人非法取得、控制他人财物,一般出现在财产犯罪和部分职务犯罪当中,如盗窃罪、抢劫罪,甚至是挪用公款罪进行非法活动等罪中。
    行为人主观上是存在犯罪故意的,企图通过危害行为来达到对财物实际非法控制的目的,而客观上已经处于对财物实际非法控制状态,并非要求该财物是在行为人的手上,而是行为人能够支配处理即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九十二条 【集资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第一百九十三条 【贷款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
    (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
    (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查看全部4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