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未成年人将别个家庭地址给不法分子使其造成巨大损失是否判罪?

刑事案件
2024-04-06 10:33:03
共有6位律师解答
  • 你好,可以报警处理,泄露他人隐私,造成重大财产损失
  • 你好警方介入没有的,未成年多少岁
  • 你好,这个可能需要证据证明的
  • 主体方面,只是应用在未成年人犯罪。罪名方面,涉嫌的罪名只能是刑法分则侵犯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秩序中的罪名,而且是属于轻微犯罪,依法可能被判一年之下刑期、管制、拘役或单处罚金的。
    主观方面,要求行为人有悔改。程序方面,在作出决定之前,要听取公安机关和被害人的意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八十二条
    对于未成年人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规定的犯罪,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符合起诉条件,但有悔罪表现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检察院在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以前,应当听取公安机关、被害人的意见。
    对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公安机关要求复议、提请复核或者被害人申诉的,适用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条、第一百八十条的规定。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人民检察院决定附条件不起诉有异议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起诉的决定。


  • 你好,建议报警处理
  • 未成年违法犯罪处罚标准如下:
    1、已满十六周岁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不满十六周岁已满十二周岁的,犯特定种类罪的则应当负刑事责任;
    3、对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未成年人有哪些人身权利
    1、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是公民享受其他权利的基础;
    2、未成年人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由父母、收养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后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未成年人可以随父亲姓,也可以随母亲姓。;
    3、肖像权是指未成年人对以各种形式反映自己容貌特征的个人形象享有的专有权;
    4、名誉权是指未成年人享有名誉、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条
    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以及其他成年人的共同责任。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第七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对未成年人承担监护职责。
    国家采取措施指导、支持、帮助和监督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关经费纳入本级政府预算。
    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督促和指导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具体工作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承担,省级人民政府也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由其他有关部门承担。
查看全部6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未成年人享有哪些权利?
刑事辩护 16984
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尽哪些责任
婚姻家庭 431
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刑事辩护 70
未成年犯罪处罚标准
未成年犯罪 386
未成年犯罪处罚标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