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借了一个微信号给朋友用 但他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去假扮律师诈骗别人一万多

刑事案件
2024-03-29 14:46:56
共有15位律师解答
  • 您好,涉嫌诈骗罪,这是挺严重的,要判刑坐牢的。

    不过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争取不起诉,缓刑或免于刑事处罚。不起诉法律意见书可以寄给检察院。

    至于能不能不起诉,缓刑不坐牢,能不能免予刑事处罚,主要取决于律师的专业性和责任心。
  • 如果您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朋友利用进行诈骗,那么您应该立即向当地警方报案。同时,您也应该联系微信平台,说明情况并请求他们协助调查和处理此事。
  • 您好 ,假扮律师实施诈骗,可以报警处理
  • 上午好,这个是可以报警,诈骗啊
  • 属于诈骗的啊,可能涉嫌刑事的
  • 你好,这边是属于违法的行为的
  • 你好!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
  • 你好,这种情况需要详细分析
  • 你好,目前警察联系到你了吗
  • 你好1可以去报警处理的
  • 有证据证明可以将责任转移
  • 建议报警,这就是挖坑等你跳
  • 法律分析:诈骗罪的主观要件,需要以非法占有的他人财物的目的。故构成诈骗罪首先需要看警察方面的立案情况,对于你的不知情情况,需要看警察方面的认定。如果认定你确实不知情,是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如果对方借钱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并且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是可以构成诈骗的,如果数额达到三千会构成诈骗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是要证明诈骗很难,一般不属于诈骗,只是普通的经济纠纷,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还钱。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你好,这边是报警没有的呢
查看全部15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