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360jt出来的合同是错误的,用理吗

其他
2024-03-24 12:53:57
共有3位律师解答
  • 合同内容有错误不一定无效,具体如下:
    1、双方协商达成协议后,可以修改错误条款,修改后合同仍然有效;
    2、不能达成一致修改的,合同视为无效。
    根据202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行为人和对方以虚假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性,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行为人有权要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基于重大误解的民事法律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合同内容有错误但仍具备合同生效要件的,合同并不因此而无效。当事人可以订立补充协议来补充更正相关的内容,或者协商一致后,也可以直接对合同进行更改。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五百一十条
    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第五百四十三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第五百四十四条
    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
  • 合同内容有错误并不一定是无效的,但双方当事人经过协商一致重新达成合意的可以对其错误条款进行修改,修改之后合同依然可以有效。如果不能达成一致进行修改的,其合同才认定为无效。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