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你好 我今年19岁 可以申请游戏退款吗

损害赔偿
2024-03-27 15:57:56
共有11位律师解答
  • 不同的游戏公司和平台对退款有着各自的政策规定。如果遇到问题,可以联系游戏平台的客服咨询。同时,也需要确保自己的退款请求符合游戏平台的规定和条件。
  • 您好,煜双律师团为您提供法律服务。一般情况下,成年人游戏充值后是不可以申请退款的。
  • 你在深圳吗,可以到我们律所方面分析下你这个问题
  • 你好,成年人无正当理由无法申请退款
  • 你好,已经成年属于民事行为能力人
  • 您好,成年人一般是不可以的呢
  • 视情况而定,一般是不会退款的
  • 你好!可以去向平台申诉的
  • 游戏充值是否可以退款应依据情况而定。法律规定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未成年人,未经监护人同意的充值行为,监护人可以主张退回充值金额。而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未成年人的充值行为,应一律退回。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八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八周岁至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若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有独立的劳动收入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九百八十七条 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
  • 法律分析:
    退款方法:
    1、找到游戏客服,发送关键词“未成年人充值退款”等待回复。
    2、按照官方回复中的指引和链接填写退款申请,完成退款需要监护人的身份信息验证,包括人脸识别等进行审核。
    3、不勾选全额退款的话,默认退款是三个月内的消费记录。
    4、通过腾讯未成年人家长服务平台,用户可以申请全额退款,但退款之后该账号会被封号10年,也就是10年以内退款账号无法体验腾讯旗下的任何游戏。
    5、退款审核以及流程大约需要10天左右,审核完成后即可收到退款。游戏消费限制:未满12周岁的用户无法进行游戏充值;12周岁(含)以上未满16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上限5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上限200元人民币;法律依据: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一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二十二条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衍生问题:
    衍生问题:
    未成年人充值的举证责任是什么?
    “网络实名制”要求任何人玩游戏均需进行实名注册登记。若实名注册登记的是未成年人,则应推定进行游戏充值行为的是未成年人本人,除非游戏公司有相反的证据证明并非未成年人行为。
    若实名注册登记的是成年人,则应推定进行游戏充值的是成年人,此时,证明是未成年人进行游戏充值的举证责任由父母等法定代理人承担。因此,未成年人通过自己实名注册登记的账号给游戏充值的情况比较简单,但未成年人通过父母的手机和游戏账号玩游戏的,要求游戏公司返还充值的钱款时,就需要有一定的证据证明确实是未成年人进行充值的了。
  • 充进游戏的钱想要退回必须有正当理由,这里的正当理由必须是有法律依据的。然后要举证联系客服,客服能直接退回最好,不然就只能通过诉讼方式进行追回了,具体退钱步骤如下:
    1、首先要明确充值的钱能不能退回是需要分情况的,一般需要看用户年龄,充值的多少,充钱的周期,举证等多方面的因素。
    2、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无论用多少钱充值游戏都属于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可以要求退还。8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充值金额和自己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不能要求退还,不相适应的可以要求退还。
    3、对于充钱周期,如果是近期刚冲的,额度比较大,退还的可能还是比较大的,但是如果发现时充钱已经一年多,甚至两三年了,那返还的可能性就很小了。法律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4条明确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查看全部11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