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行政诉讼立案后,原告在两个月后才收到法院的答辨,符合吗?立案后的时效是多长时间?

行政纠纷
2024-03-16 11:24:16
共有8位律师解答
  • 你好,立案受理是7日,法院给被告起诉状副本是3日内,被告提交答辩状是15日内,其中还可以申请管辖权异议,管辖权异议审限15日
  • 行政诉讼立案的正常期限一般是七日。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后,应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 您好,可以协助处理的,现在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 行政诉讼中不存在诉讼时效,只有起诉期限。
  • 是什么案子 需要律师帮忙出庭吗
  • 法律分析: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行政诉讼需要多长时间是没有具体规定的,但从法院立案后,用普通程序审理的,6个月后作出判决,简易程序45日内宣判。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八十一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第八十三条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审结。
    第八十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
    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 立案之后多久有结果是要看案件的复杂程度的,一般来说立案后出结果大多在6个月内。如果是刑事案件,一般来说,从立案到判决需要五个月左右的时间,当然,如果案情复杂,时间会延期加长,甚至有的长达一年甚至更久,当然这其中还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如果是普通案件,一般按正常程序的话,三个月左右就可以出判决,而执行案件的期限一般为六个月。申请执行人可以在法律文书生效后的三年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 "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四条 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四十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
查看全部8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