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被别人发朋友圈内涵了怎么办

互联网纠纷
2024-03-16 08:50:54
共有4位律师解答
  • 可以提起诉讼维权。安徽达宁
  • 法律分析:在“朋友圈”中的信息被转发多次之后,其传播的深度和广度都是不可估量的,因此也具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朋友圈内侮辱、诽谤他人的言论,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会影响他人的工作和生活,并对其精神造成伤害,所以会构成对他人的侵权行为。
    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侮辱、诽谤公民、法人的名誉。
    因此,在公众地方,包括在“朋友圈”内咒骂或者辱骂他人,绝对是法例所禁止的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不超过五百元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应当拘留5天以上10天以下并且罚款500元以下:
    1、写信或者以其他方式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2、公开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3、捏造事实,诬告他人,企图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受到公安机关处罚的;
    4、对证人及其近亲的威胁,侮辱,殴打或报复;
    5、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6、偷窥、拍照、偷听或传播他人隐私。
  • 在朋友圈发布消息损坏他人名誉的行为是构成侵权的,该行为涉嫌侵犯了受害人的名誉权。我国《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第一千零二十五条
    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捏造、歪曲事实;
    (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
    (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
  • 你好:报警解决依法处理
查看全部4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