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拖欠农民工工资

劳动纠纷
2024-02-21 14:04:48
共有6位律师解答
  • 拖欠农民工工资是一种不负责任和不道德的行为,会对农民工及其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心理伤害。如果你遇到了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收集证据:尽可能多地收集与拖欠工资有关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出勤记录、工资单据等。这些证据将有助于证明你的权益和维护自己的利益。
    与雇主协商:首先尝试与雇主进行协商,要求他们支付拖欠的工资。在协商时,要保持冷静和理性,并表达你的诉求和不满。如果可能的话,寻求第三方的帮助,如工会或劳动监察部门。
    投诉举报:如果与雇主的协商无果,你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或其他相关政府部门进行投诉举报。他们会对此事进行调查处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法律援助: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法解决问题,你可以考虑寻求法律援助。请咨询律师或相关法律机构,了解你的权利和可行的法律途径。
    总之,对待这种问题需要耐心和坚持,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要注意保留好相关证据,以便后续维权使用。
  • 如果人数较多 可以集体诉讼

  • 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处理办法:
    1、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
    2、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法律依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十条
    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有权依法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提起诉讼。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有权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公开举报投诉电话、网站等渠道,依法接受对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举报、投诉。对于举报、投诉的处理实行首问负责制,属于本部门受理的,应当依法及时处理;不属于本部门受理的,应当及时转送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告知举报、投诉人。

  • 1、农民工工资拖欠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维权: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其他。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九条,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 法律分析: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处理办法:
    1、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
    2、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 拖欠农民工工资是一种不负责任和不道德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劳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和稳定。
查看全部6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