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怎么做精神鉴定?

劳动纠纷
2024-02-05 10:01:52
共有3位律师解答

  • 一、精神病司法鉴定怎么做
    1、精神病司法鉴定做法如下:
    (1)中心在一般受理后的15个工作日内完成鉴定工作;
    (2)中心在实施鉴定前,鉴定人应预先阅卷,了解案情,作必要的核实。对疾病的诊断要明确,有科学依据,对各种法定能力的评定和因果关系的评定要准确;
    (3)精神病司法鉴定工作由办公室主任或中心指定的人员主持,参加司法鉴定的人员不少于三人。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
    【原发性精神病人】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精神病人的症状有哪些
    精神病人的症状如下:
    1、感知觉障碍。
    包括感觉减退、感觉过敏、内感觉不适,指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感知能力降低或亢进,或者出现错觉和幻觉;
    2、思维障碍。可能为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表现为思维联想速度过快或过慢,思维不连贯、思维中断、发生妄想等;
    3、注意力障碍。
    表现为过分注意某些事物、无法集中注意力、不断转移注意力,或当前只能注意一件小事等变化;
    4、记忆障碍。比如突然记起已经遗忘的事情,或记忆力突然减退,甚至对以往的记忆出现异常,还表现为虚构和错误记忆。
  • 法律对于精神伤残鉴定没有相关规定,一般是如果遗有精神障碍或者智能缺损,必须进行法医精神病鉴定,即向法医临床的司法鉴定机构申请鉴定,法医临床鉴定机构,要依据法医精神病鉴定机构对伤者精神障碍智能缺损的评估结果,出具是度否构成知伤残等级、或者具体伤残等级的鉴定意见。
    另外,如果确定精神遭受损害,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
    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形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 法律分析:精神损害司法鉴定的程序:
    1、中心在一般受理后的15个工作日内完成鉴定工作,并出具完整、规范的鉴定报告。
    2、中心在实施鉴定前,鉴定人应预先阅卷,了解案情,作必要的核实。
    对疾病的诊断要明确,有科学依据,对各种法定能力的评定和因果关系的评定要准确。
    3、精神病司法鉴定工作由办公室主任或中心指定的人员主持,参加司法鉴定的人员不少于三人(其中鉴定人不少于二人)。
    4、在作出精神病司法鉴定结论后,参加鉴定的精神病司法鉴定人应当签署鉴定意见,如有不同意见时应记录在案。
    5、精神病司法鉴定结论以《鉴定书证审查意见书》的形式作出;经鉴定人签字并加盖本中心公章后生效。
    6、 精神病司法鉴定工作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完成,并将《鉴定书证审查意见书》送达委托机关或鉴定申请单位。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四条 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复的状况,认定该成年人恢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本条规定的有关组织包括: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