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我想问一下离职后毁损公司名誉犯法么?

劳动纠纷
2024-02-04 10:49:12
共有4位律师解答
  • 公司名誉权侵权的行为认定为:
    1、有侵犯名誉权的事实;
    2、造成了名誉权毁损等后果;
    3、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4、侵权人主观上有过错。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规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第一百二十条规定,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
    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民法典》第一百二十条
    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 法律分析:被公司非法开除名誉权受损可以通过与公司协商的方式索赔,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通过诉讼或者仲裁的方式索赔,即被侵权人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名誉权侵权之诉的方式要求公司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五条,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 法律分析:造成公司名誉受损开除员工不需要赔偿。造成公司名誉受损属于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行为,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关系时不需要支付任何经济补偿,也不需要提前通知劳动者。
    但是在解除劳动合同前,用人单位需要举证并且书面通知劳动者。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 您好,煜双律师团孙先格律师为您提供法律服务。违法。
查看全部4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