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脑梗了不能上班,怎么和单位谈

劳动纠纷
2024-01-29 16:07:13
共有5位律师解答
  • 你好,职工脑梗不能上班,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 根据工作年限要求合理丙假期,到期如果单位辞退,要求经济补偿,疾病补偿。

  • 一、单位一般怎么处理脑梗职工
    1、单位一般处理脑梗职工的方式是:
    (1)认定属于工伤的,可以依据伤情和劳动能力情况给予赔偿;
    (2)单位没缴纳医疗保险的,应该报销的费用可以要求单位承担;
    (3)病假工资标准咨询参保地社保局,各地规定医疗期满无法继续工作,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支付工作年限补偿,在本单位每工作满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以离职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做补偿标准。
    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
    (一)项、第
    (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
    (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二、辞退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流程是什么
    辞退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流程是:
    1、由解除决定人,单位主管、劳动者递交解除申请书;
    2、人事部门填写解除劳动合同审批表并报主管审批;
    3、通知所在部门及职工办理工作交接并交回工具设备等;
    4、有关部门与职工办理结算工资福利和其他未了事宜等;
    5、职工在结算工资和发放经济补偿的财务手续签字领取;
    6、给职工办理档案等转移手续;
    7、给职工办理社会保险转移单和公积金转移手续等事项;
    8、给职工开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
  • 法律分析:
    1、协商解决。
    2、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通常是单位所在区的劳动监察大队)。
    3、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 、第四十一条 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劳动者在上班时间内出现脑梗的,可以申请工伤认定,认定属于工伤的,可以依据伤情和劳动能力情况给予赔偿。脑梗不属于工伤,使用医疗保险报销。单位没缴纳医疗保险的,应该报销的费用可以要求单位承担。
    根据个人工作年限,享受一定期限医疗期,医疗期内单位按病假工资发放,社保正常缴纳。病假工资标准咨询参保地社保局,各地规定医疗期满无法继续工作,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支付工作年限补偿,在本单位每工作满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以离职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做补偿标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查看全部5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