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银行卡被异地冻结,打电话没人接

债权债务
2024-01-27 09:33:28
共有5位律师解答
  • 你好,请问银行卡什么原因被冻结?
  • 你好,这边可以去银行查询原因
  • 银行卡被异地刑侦冻结后处理方式如下:
    1、等待自动解冻。公安机关冻结存款、汇款等财产的期限为六个月,逾期不办理继续冻结手续的,即为自动解除冻结;
    2、持卡人可以自行前往公安机关证明银行卡的存款属于合法财产,并要求解冻。
    银行卡只收不付不一定公安冻结,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都有权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依照规定查询、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存款。银行卡是信用卡,如果被冻结,可能是信用卡出现过异常交易。
    用户可以进行资金转入的,但不允许转出。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第二百四十三条  冻结存款、汇款、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期货保证金等财产的期限为六个月。每次续冻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对于重大、复杂案件,经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冻结存款、汇款、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期货保证金等财产的期限可以为一年,每次续冻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 一、外地银行卡可以在本地解冻吗
    1、外地银行卡不可以在本地解冻。银行卡被异地公安局冻结,一般是银行卡涉嫌案件,比如诈骗案等,有赃款经过该卡,被公安机关进行冻结,要到主办单位公安机关核实情况后才能解冻。
    2、法律依据:《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第五十二条
    发卡银行的义务:
    (一)发卡银行应当向银行卡申请人提供有关银行卡的使用说明资料,包括章程、使用说明及收费标准。现有持卡人亦可索取上述资料。
    (二)发卡银行应当设立针对银行卡服务的公平、有效的投诉制度,并公开投诉程序和投诉电话。发卡银行对持卡人关于账务情况的查询和改正要求应当在30天内给予答复。
    (三)发卡银行应当向持卡人提供对账服务。
    按月向持卡人提供账户结单,在下列情况下发卡银行可不向持卡人提供账户结单:
    1、已向持卡人提供存折或其他交易记录;
    2、自上一份月结单后,没有进行任何交易,账户没有任何未偿还余额;
    3、已与持卡人另行商定。
    (四)发卡银行向持卡人提供的银行卡对账单应当列出以下内容:
    1、交易金额、账户余额(贷记卡还应列出到期还款日、最低还款额、可用信用额度);
    2、交易金额记入有关账户或自有关账户扣除的日期;
    3、交易日期与类别;
    4、交易记录号码;
    5、作为支付对象的商户名称或代号(异地交易除外);
    6、查询或报告不符账务的地址或电话号码。
    (五)发卡银行应当向持卡人提供银行卡挂失服务,应当设立24小时挂失服务电话,提供电话和书面两种挂失方式,书面挂失为正式挂失方式。并在章程或有关协议中明确发卡银行与持卡人之间的挂失责任。
    (六)发卡银行应当在有关卡的章程或使用说明中向持卡人说明密码的重要性及丢失的责任。
    (七)发卡银行对持卡人的资信资料负有保密的责任。
    二、银行卡解冻的条件有哪些
    银行卡解冻的条件如下:
    1、申请执行人撤回执行申请或者放弃债权的;
    2、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流拍或者变卖不成,申请执行人和其他执行债权人又不同意接受抵债的;
    3、债务已经清偿的;
    4、被执行人提供担保且申请执行人同意解除查封、扣押、冻结的;
    5、人民法院认为应当解除查封、扣押、冻结的其他情形。

  • 一、异地卡冻结可以在本地激活吗
    1、异地卡冻结可以在本地激活。银行卡解锁流程,具体如下:
    (1)系统自动解锁,在银行卡锁定后第二天或24小时之后,银行系统会自动解锁银行卡,恢复正常使用状态;
    (2)银行柜台解锁,银行柜台解锁方式最快速有效,但是需要本人持身份证、银行卡到银行柜台办理;
    (3)自助办理机解锁,本人持身份证、银行卡到自助办理机上进行密码重置。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二条
    人民法院可以查封、扣押、冻结被执行人占有的动产、登记在被执行人名下的不动产、特定动产及其他财产权。未登记的建筑物和土地使用权,依据土地使用权的审批文件和其他相关证据确定权属。
    对于第三人占有的动产或者登记在第三人名下的不动产、特定动产及其他财产权,第三人书面确认该财产属于被执行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查封、扣押、冻结。
    二、银行卡被冻结的原因有哪些
    银行卡被冻结的原因,具体如下:
    1、信用卡出现过异常交易;
    2、银行卡透支超出份额;
    3、银行卡被冻结,一种是错帐冻结,一种是司法冻结;
    4、银行卡连续挂失多次,被银行方面认为有恶意挂失的嫌疑而予以冻结。
查看全部5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