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民事纠纷引起了法院起诉

其他
2024-01-20 10:01:31
共有11位律师解答
  • 若发生民事纠纷,双方无法自行协商解决,也不能通过基层调解组织调解解决,则受害人、债权人、守约方、权利人等可以起诉至人民法院解决。起诉条件要符合《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 可以帮你解答的但是最好是得有证据才可以的。
  • 你好,那你这边的问题是啥,详情可联系
  • 您好,请具体描述一下您需要询问的问题
  • 什么案件,需要陈述案件基本事实
  • 具体情况是什么?对方起诉了?
  • 民事纠纷被起诉了需要应诉
  • 民事纠纷起诉流程为:
    1、符合起诉条件的原告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递交起诉书起诉;
    2、人民法院审查立案;
    3、立案后送达传票和诉讼证据副本;
    4、开庭;
    5、审判。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
    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 法律分析:因民事纠纷需向法院起诉的,主要有以下的流程:
    1、收集有关双方纠纷及造成的影响或损失的证据、对方的身份信息(或对方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及组织机构代码证信息)。
    2、向法院提交诉状立案。 在起诉时,应该向法院提交诉状、证据、双方的身份信息(如是单位的,则应该提供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及组织机构代码证信息)。其中诉状和证据材料,都要提供正本一份,并按被告的人数提供相应的副本。
    3、法院立案后,原告按规定交纳诉讼费用。
    4、由法院进行开庭审理,并进行调解或判决。
    5、任一方对一审判决不服的,可上诉,由上级法院进行审理和判决。
    5、对方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则可向法院申请执行,则法院依法进行执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条 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 民事纠纷起诉流程:
    1、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
    2、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应提交下列材料: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
    3、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书证,应填写一式两份证据清单。
  • 如果因为民事纠纷被起诉应该积极的应诉来处理。被民事诉讼了应当积极的参加诉讼活动。收到法院民事立案庭发出的立案通知书后,当事人应当等待承办庭通知的开庭日期
查看全部11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