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经济法一万怎么起诉需要什么

其他
2023-12-21 17:00:41
共有8位律师解答
  • 如果属于经济纠纷的话,需要按照双方签订的合同材料来起诉对方的。
  • 是别人钱你一共1w元吗?可以进一步沟通
  • 你好,是因为什么事情需要起诉呢?
  • 你有什么证据呢,是否有借款的材料
  • 您好,具体合同怎么约定的?

  • 一、经济案件起诉流程是怎么样的
    1、经济案件起诉流程,分别是:
    (1)撰写民事起诉状,根据被告的人数提供起诉状的副本;
    (2)起诉状准备好后,到法院立案庭正式提起诉讼,法院先受理后,拿着受理通知书到指定的银行缴纳受理费。等待法院的通知;
    (3)法院通知被告举证;
    (4)法院发送传票,通知双方当事人开庭时间和地点;
    (5)开庭审理;
    (6)法院判决。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二、民事起诉的流程是怎么样的
    1、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实行公开审理。
    对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将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双方当事人;
    2、开庭审理大致分为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和评议,宣判等几个阶段。如果提出回避申请,需要说明理由。如果不提出申请或者申请被驳回,庭审将继续进行;
    3、在法庭调查阶段,审判长或审判员将组织双方当事人,针对自己的请求和主张,按顺序分别举证、质证。
    质证是当事人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针对证据有无证明力以及证明力大小,进行质疑、说明和辩驳;
    4、在法庭辩论阶段,审判长或审判员将组织双方当事人针对争议焦点,围绕全案事实、法律责任等发表意见;
    5、在评议、宣判阶段,合议庭或审判员将对庭审情况进行总结,对双方当事人发表的意见进行评议,表明是否予以支持,并阐明理由;
    6、如果是原告,经法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法院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
    7、作为当事人,在宣判前任何诉讼阶段,都可以同对方当事人进行和解,或者请求人民法院主持调解。
    如果不同意调解或未达成调解协议,人民法院将继续审理并作出判决。
  • 法律分析:经济纠纷起诉在金额上没有要求,只要符合诉讼条件,就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 经济纠纷立案,在诉讼标的上并没有限制。哪怕是一元钱的经济纠纷,只要是你觉得想要去法院起诉,都是可以去法院起诉的,只要符合立案的条件,那么法院就会给予立案.一般向法院起诉需符合以下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的管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诉讼费用交纳办法》 第十四条 申请费分别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一)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仲裁机构依法作出的裁决和调解书,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申请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裁定以及国外仲裁机构裁决的,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1.没有执行金额或者价额的,每件交纳50元至500元。
    2.执行金额或者价额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超过1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
    1.5%交纳;超过5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
    0.5%交纳;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
    0.1%交纳。
    3.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第四款规定,未参加登记的权利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按照本项规定的标准交纳申请费,不再交纳案件受理费。
    (二)申请保全措施的,根据实际保全的财产数额按照下列标准交纳:财产数额不超过1000元或者不涉及财产数额的,每件交纳30元;超过1000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10万元的部分,按照
    0.5%交纳。但是,当事人申请保全措施交纳的费用最多不超过5000元。
查看全部8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