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接到陌生电话说是交警。说我无证驾驶,该怎么办

交通事故
2023-12-08 16:41:15
共有10位律师解答
  • 您好,既然是陌生电话,就不要随意相信他,特别是你只要在开车的时候是有驾照的,就要坚信这是骗子。
  • 您好,既然是陌生电话,就不要随意相信他,特别是你只要在开车的时候是有驾照的,就要坚信这是骗子。
  • 您好,可以持相关证件到交警大队了解情况!
  • 你好,具体交警方是这么说的呢?
  • 你好,建议联系交警部门核实。
  • 你好,建议联系交警部门核实
  • 【法律分析】:发现无证驾驶人员,可以向正在执勤的交警或者拨打
    122、110举报。如果你嫌麻烦,就直接打110举报。无证驾驶是行车安全的重大隐患,也是对社会及无证驾驶人员个人家庭 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举报者有功。为方便交警部门取证,最好是在行驶前或者行驶过程中举报。
    【法律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六)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七)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八)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
    【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 法律分析:发现无证驾驶人员,可以向正在执勤的交警或者拨打
    122、110举报。如果你嫌麻烦,就直接打110举报。无证驾驶是行车安全的重大隐患,也是对社会及无证驾驶人员个人家庭 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举报者有功。为方便交警部门取证,最好是在行驶前或者行驶过程中举报。法律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六)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七)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八)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
    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 发现无证驾驶人员,可以向正在执勤的交警或者拨打
    122、110举报。为方便交警部门取证,最好是在行驶前或者行驶过程中举报。并应如实提供实际信息:
    (1)车型;
    (2)牌照颜色及牌照号码;
    (3)车身颜色;
    (4)地点和正在行驶的方向。 如果您方便也可用手机拍照或摄像提供给122交管部门,如果需要保密可向交管部门说明。他们有义务保密你的举报内容。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保护公民举报权利的规定》第三条 检察机关受理公民举报和查处举报案件,必须严格保密。
    1、受理举报应在固定场所进行,专人接谈,无关人员不得接待、旁听和询问
    2、举报信件的收发、拆阅、登记、转办、保管和当面或电话举报的接待、接听、记录、录音等工作,应建立健全责任制,严防泄露或遗失举报材料。
    3、对举报人的姓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有关情况及举报的内容必须严格保密,举报材料不准私自摘抄和复制。
    4、严禁将举报材料和举报人的有关情况透露或转给被举报单位、被举报人。
    和被举报单位或被举报人调查情况时,不得出示举报材料原件或复印件。
    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追查举报人,对匿名举报除侦查工作需要外,不准鉴定笔迹。
    6、向举报人核查情况时,应在做好保密工作、不暴露举报人身份的情况下进行。
    7、在宣传报道和对举报有功人员的奖励工作中,除征得举报人的同意外,不得公开举报人的姓名、单位。
  • 你好,安排律师给你联系
查看全部10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