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聊天记录被曝光可以报警处理还是

损害赔偿
2023-12-08 10:28:13
共有5位律师解答
  • 可以报警处理,寻求帮助,积极维权
  • 能。当聊天记录为涉案证据时,派出所可利用技术手段恢复聊天记录。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
    第三十七条 对行政案件进行调查时,应当合法、及时、客观、全面地收集、调取证据材料,并予以审查、核实。
    第三十八条 需要调查的案件事实包括:
    (一)违法嫌疑人的基本情况;
    (二)违法行为是否存在;
    (三)违法行为是否为违法嫌疑人实施;
    (四)实施违法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以及其他情节;
    (五)违法嫌疑人有无法定从重、从轻、减轻以及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
    (六)与案件有关的其他事实。
    第三十九条 公安机关调查取证时,应当防止泄露工作秘密。
    第四十条 在调查取证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2人,并表明执法身份。
    第四十一条 对查获或者到案的违法嫌疑人应当进行安全检查,发现违禁品或者管制器具、武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以及与案件有关的需要作为证据的物品的,应当立即扣押;对违法嫌疑人随身携带的与案件无关的物品,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予以登记、保管、退还。
    安全检查不需要开具检查证。
    前款规定的扣押适用本规定第四十三条和第四十四条以及本章第七节的规定。
    第四十二条 办理行政案件时,可以依法采取下列行政强制措施:
    (一)对物品、设施、场所采取扣押、扣留、临时查封、查封、先行登记保存、抽样取证等强制措施;
    (二)对违法嫌疑人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继续盘问、强制传唤、强制检测、拘留审查、限制活动范围等强制措施。
    第四十三条 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实施前须依法向公安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批准。
    (二)通知当事人到场,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
    当事人不到场的,邀请见证人到场,并在现场笔录中注明。
    (三)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
    (四)制作现场笔录,由当事人和办案人民警察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拒绝的,在笔录中注明。
    当事人不在场的,由见证人和办案人民警察在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
    (五)实施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应当当场告知当事人家属实施强制措施的公安机关、理由、地点和期限;无法当场告知的,应当在实施强制措施后立即通过电话、短信、传真等方式通知;身份不明、拒不提供家属联系方式或者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导致无法通知的,可以不予通知。
    告知、通知家属情况或者无法通知家属的原因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程序。
    检查时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制作检查笔录,不再制作现场笔录。
    第四十四条 情况紧急,当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办案人民警察应当在24小时内依法向其所属的公安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
    当场实施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办案人民警察应当在返回单位后立即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公安机关负责人认为不应当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应当立即解除。
  • 报警立案几年前的聊天记录可以调出来。公安局可以查别人的短信内容,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只有涉及到犯罪的或者有犯罪嫌疑的才能查,否则就侵犯个人隐私了。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条 公安机关在立案后,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人民检察院在立案后,对于利用职权实施的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重大犯罪案件,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按照规定交有关机关执行。
    追捕被通缉或者批准、决定逮捕的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过批准,可以采取追捕所必需的技术侦查措施。
    第一百五十一条 批准决定应当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确定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种类和适用对象。
    批准决定自签发之日起三个月以内有效。对于不需要继续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应当及时解除;对于复杂、疑难案件,期限届满仍有必要继续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经过批准,有效期可以延长,每次不得超过三个月。
  • 对于微信私聊的聊天记录,网警一般是看不到的,但是若案件的侦查有切实的需要,则警察有权查阅聊天记录。《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一条
    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网络运营者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并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与用户的约定,处理其保存的个人信息。
  • 你好,这边具体什么情况,什么事情,我们可以提供帮助!
查看全部5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