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怎么查询别人起诉我

人格尊严
2023-12-08 08:16:35
共有4位律师解答
  • 去法院问,或者登录移动微法院APP上查询

  • 一、怎么查自身被起诉的案件信息
    1、查被自身起诉的案件信息方法如下:
    (1)如果被人起诉,法院一般都会通知去收起诉状或邮寄起诉状,如果未收到,还可以登陆法院裁判文书网输入自身名字看有无以自身为被告的法院判决书;
    (2)可以带上相关证件到法院立案庭去问询问自身是否被起诉。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第一百二十五条
    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二、起诉流程是怎么样的
    1、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包括物证、书证、电子数据等;
    2、写起诉书,载明原告和被告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等内容;
    3、确定法院管辖权,然后向人民法院提交准备的材料提起诉讼;
    4、人民法院立案后,预先缴纳诉讼费用,等待法院开庭审理案件。

  • 一、怎么查自己被起诉了
    1、查询自己被起诉的方式有:
    (1)收到12368起诉的短信通知,上面有案号、开庭时间、受诉法院名称和起诉案由,开庭时间;
    (2)收到邮政EMS寄过来的法院传票,负责案子的法院书记员在邮寄传票前会先用固定电话打给被告核实收件地址,在被告住所地起诉的有时会电话通知被告到法院领取文件。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七条
    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对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时生效;未指定特定系统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数据电文进入其系统时生效。
    当事人对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二、法院起诉程序是怎样的
    起诉方式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的起诉方式有书面起诉和口头起诉两种。“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
    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只有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才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将原告口头陈述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起诉状是原告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的书面依据。
    相关法律规定,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 一、被起诉怎么查询
    1、被起诉的查询可以自行去法院查询,或者法院立案之后会收到法院的电话和传票。起诉是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因自己的或依法受其管理、支配的民事权益受到侵犯,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请求法院予以审判保护的诉讼行为。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二、起诉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简单地讲,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财产权利或人身权或其他权益直接遭到他人的侵害或者直接与之发生了权利、义务归属的争执;
    2、有明确的被告。
    所谓明确的被告,是指原告起诉必须明确指出被告是谁,也就是要明确谁侵害了他的民事权益,或者谁与他发生民事权益的争议。只有被告明确,诉讼方能成立。但是需明确的一点是,法律要求有明确的被告,重点在“有”字,而不论被告是否“正当”,也就是说即使当事人告错了人,选错了被告,并不妨碍诉讼的成立;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是指原告要求人民法院予以确认或保护的民事权益的内容和范围应当明确、具体,请求人民法院保护什么、支付什么、反对什么,应清楚、明白,不允许模模糊糊、模棱两可,否则,人民法院难以确定审判保护的对象和范围,因而难以提供审判保护的方法。
    事实和理由是指原告必须向人民法院陈述的“案件事实”和“证据事实”以及支持该诉讼请求的理由。法律要求原告持有事实理由,就是要求原告说明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发展、变更、消灭的情况及所持的观点、理由,并提供有关证据。
    至于原告所持观点是否正确、理由是否充分、证据是否确凿,法院在审查起诉阶段不问。这些是法庭开庭审理时需要查明的事实,这关系到能否胜诉,但与能否起诉无关;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原告起诉的案件应该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也就是说,应当属于由人民法院主管,人民法院依法有权对这一案件进行审判。而应当由行政机关或企业内部处理的纠纷则不属于人民法院管辖。
查看全部4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