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我在薪享用申请条借款3570庄,强制下款了1300元,如何处理

其他
2023-11-02 16:07:10
共有7位律师解答
  • 呃,这种情况下你是不需要呃下款的,而且下款的金额和你申请的不一致,属于高利贷。
  • 建议想办法联系到平台客服把强制下款的钱原路退回去,然后去报警做个记录,并通知亲朋好友说自己被套路贷套路了被强制下款了,已经报警处理并把钱原路退回了,如后期有人爆通讯录就是恶意催收不要理会。联系到套路贷或者等着套路贷联系自己,然后告知钱已经退回并报警处理,已经通知亲朋好友,不怕被爆通讯录。
    总结,大家都知道套路贷就是会用爆通讯录威胁还款,上面那样做的好处就是首先钱退回去了套路贷没损失,其次告知亲朋好友说自己被套路了这样就不怕被爆了,而且已经报警,并把这情况告诉套路贷,这样套路贷发现自己的钱没有损失,爆通讯录也行不通,基本就是稍微威胁两下就不了了之。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十五条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
    前款所称“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 法律分析:建议想办法联系到平台客服把强制下款的钱原路退回去,然后去报警做个记录,并通知亲朋好友说自己被套路贷套路了被强制下款了,已经报警处理并把钱原路退回了,如后期有人爆通讯录就是恶意催收不要理会。联系到套路贷或者等着套路贷联系自己,然后告知钱已经退回并报警处理,已经通知亲朋好友,不怕被爆通讯录。
    总结,大家都知道套路贷就是会用爆通讯录威胁还款,上面那样做的好处就是首先钱退回去了套路贷没损失,其次告知亲朋好友说自己被套路了这样就不怕被爆了,而且已经报警,并把这情况告诉套路贷,这样套路贷发现自己的钱没有损失,爆通讯录也行不通,基本就是稍微威胁两下就不了了之。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十五条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
    前款所称“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 陛下涉嫌套路贷。没经过同意直接下款属于黑网贷,高额利息,还款期限短,处理方式不当可能会再次强制下款。因此,可以报警寻求法律帮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条: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使用欺骗手段骗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 这个是黑网贷强制下款,会爆通讯录,我可以指导你正确应对处理,需要帮助可以点下方采纳。
  • 你好,这个是黑网贷很常见
  • 如果当事人遇到高利贷的借贷平台,可以不在该平台进行借款;如果已经借款,则属于高利贷部分的利息可以不还,但是属于合法范围的利息和本金,仍然需要偿还。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
    前款所称“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查看全部7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