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校园霸凌的含义

人格尊严
2023-10-16 22:18:06
共有3位律师解答
  • 法律分析:校园霸凌是指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校园霸凌达到一定程度的,构成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校园欺凌,指在校园内外学生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法律依据:《天津市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若干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本市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学校)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一方利用体能、人数或者家庭背景等条件,蛮横霸道、恃强凌弱,通过以下方式蓄意或者恶意实施欺负、侮辱,侵害另一方身体、精神和财物的行为:
    (一)在班级等集体中实施歧视、孤立、排挤的;
    (二)多次对特定学生进行恐吓、谩骂、讥讽的;
    (三)多次索要财物的;
    (四)多次毁损、污损特定学生的文具、衣物等物品的;
    (五)实施殴打、体罚、污损身体等行为的;
    (六)记录、录制、散布实施欺凌过程的文字、音频、视频等信息的;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欺凌行为。
  • 属于。校园欺凌是指在校园内外学生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通过定义可以明确,不管欺凌事件发生在校内,还是校外,不管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都属于校园欺凌事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第二十二条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通过举办讲座、座谈、培训等活动,介绍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指导教职员工、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学校应当将预防犯罪教育计划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配合学校对未成年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犯罪教育。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