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知识产权
2023-10-16 14:04:37
共有11位律师解答
  • 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的“情节严重”,应当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二)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应当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
    (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的;
    (二)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
    第8条、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的“相同的商标”,是指与被假冒的注册商标完全相同,或者与被假冒的注册商标在视觉上基本无差别、足以对公众产生误导的商标。
    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的“使用”,是指将注册商标或者假冒的注册商标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以及产品说明书、商品交易文书,或者将注册商标或者假冒的注册商标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等行为。
    第13条、实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的假冒注册商标犯罪,又销售该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的规定,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定罪处罚。
    实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的假冒注册商标犯罪,又销售明知是他人的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构成犯罪的,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 你好,为了方便更好的给你解答问题和诉求,请再简单说一下具体案件情况。
  •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量刑标准 具体情况说下
  • 你好,已经立案了吗?是您主观行为吗?
  • 需要看销售金额还有收益金额
  • 你好说你的具体涉案金额

  • 一、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1、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量刑标准是:
    (1)当事人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如果销售金额在25万以上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构成要件有:
    1、主体为一般主体,可以为任何单位和个人;
    2、侵犯的客体为他人合法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和国家商标管理秩序;
    3、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而销售的。
    如果行为人不知情,则不构成;
    4、客观方面必须具有经销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并且经销金额较大的行为。
  •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量刑是,如果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则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二百一十五条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法律分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定罪标准有: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商标的管理制度和他人注册商标的专用权;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对商标的管理制度和他人注册商标的专用权;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为故意。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十八、 将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修改为:“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你好,销售额多久?具体什么情况?
  • 你好,需要根据具体的案情量刑,建议委托律师辩护
查看全部11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