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离婚之后,孩子跟着男方,女方可以带现任一起去看孩子吗

婚姻家庭
2023-09-21 16:29:16
共有9位律师解答
  • 离婚之后,不直接抚养孩子一方,享有探望孩子的权利。
  • 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
  • 你好,双方约定一致就可以的
  • 女方有探视权,协商一致即可
  • 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双方都可以拥有。也可以协商或起诉后,确认由一方拥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夫妻可自行协商确认,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
    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离婚后,孩子只能随一方长期生活,另一方对孩子的探望权对于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也至关重要。对于探望权利的行使,法律依据:《民法典》作了明确规定。

    探视权
    通常情况下,探望权在夫妻协议离婚或者诉讼离婚时一并解决确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
    (一)》(以下简称《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解释
    (一)》)第65条规定:“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的离婚判决中未涉及探望权,当事人就探望权问题单独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如果夫妻在离婚时对探望权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法院离婚判决中未涉及探望权,那么当事人可以就探望权问题单独提起诉讼。
    为了保证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行使好探望子女的权利,《民法典》第1086条第1款同时还规定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例如,法院判决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每周末陪伴子女。那么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则有义务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子女安全地送到双方指定或者法院判决确定的地点,交由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照看,由此实现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对子女的探望权。
    离婚的双方应从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对探望的时间、探望的方式、探望的地点、探望期间双方对子女的安排等作出协商。如果双方争议较大,无法就上述事实协商一致,尤其在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无故拒绝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探望子女时,享有探望权的一方可依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作出判决。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当法院作出探望权纠纷判决后,在司法实践中难以执行的问题。对拒不执行探望子女等判决或者裁定如何处理,《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解释
    (一)》第68条作出明确规定:“对于拒不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的有关个人或者组织,可以由人民法院依法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但是不能对子女的人身、探望行为进行强制执行。”
    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001年4月28日修正)第三十八条第三款规定,“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2001年12月27日起施行)第二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在履行生效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的过程中,请求中止行使探望权的,人民法院在征询双方当事人意见后,认为需要中止行使探望权的,依法作出裁定。中止探望的情形消失后,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通知其恢复探望权的行使。”
    第二十六条规定,“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及其他对未成年子女负担抚养、教育义务的法定监护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权的请求。”
    根据婚姻法的上述规定,中止探望权的唯一条件是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那么,哪些情形下可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权的请求呢?
    一般而言,具有下列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时可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权的请求:
    1.探望权人是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
    2.探望权人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可能危及子女健康的;
    3.探望权人在行使探望权时对子女有侵权行为或犯罪行为,损害子女利益的;
    4.探望权人与子女感情严重恶化,子女坚决拒绝探望的;
    5.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
    更多相关资料参见淮南律师网
  • 法律分析:离婚后可以看孩子,法律上称为探望权。探望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
    法律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子女探望权行使是指离婚后,间接扶养子女的一方探望子女。对探望的方式、时间安排一般由父母在探望权离婚时协议。为子女的健康成长,双方在离婚时应对子女的探望问题进行协商,对探望方法、时间进行具体、细致的安排。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六条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 你有探视权,可以去看小孩
  • 探望具体的方式最好和男方协商
查看全部9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离婚后该怎样安排孩子探望时间
婚姻家庭 85
中止父母对子女的探望权的情形有哪些
婚姻家庭 275
离婚女方不支付抚养费有探望权吗?
婚姻家庭 725
哪些情形不能抚养子女
279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