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我如何申请赔偿

损害赔偿
2023-09-12 09:41:48
共有6位律师解答
  • 是申请哪方面的赔偿 事情经过
  • 请问具体是什么案件纠纷的
  • 要看具体什么性质的案子

  • 第一条 赔偿请求人向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应当递交赔偿申请书一式四份。赔偿请求人书写申请书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口头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填写法律依据:《申请赔偿登记表》,由赔偿请求人签名或者盖章。第二条 赔偿请求人向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应当提供以下法律文书和证明材料:
      
    (一)赔偿义务机关作出的决定书;
      
    (二)复议机关作出的复议决定书,但赔偿义务机关是人民法院的除外;
      
    (三)赔偿义务机关或者复议机关逾期未作出决定的,应当提供赔偿义务机关对赔偿申请的收讫凭证等相关证明材料;
      
    (四)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在赔偿申请所涉案件的刑事诉讼程序、民事诉讼程序、行政诉讼程序、执行程序中作出的法律文书;
      
    (五)赔偿义务机关职权行为侵犯赔偿请求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证明材料;
      
    (六)证明赔偿申请符合申请条件的其他材料。第三条 赔偿委员会收到赔偿申请,经审查认为符合申请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赔偿请求人、赔偿义务机关和复议机关;认为不符合申请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决定不予受理;立案后发现不符合申请条件的,决定驳回申请。
      前款规定的期限,自赔偿委员会收到赔偿申请之日起计算。申请材料不齐全的,赔偿委员会应当在五日内一次性告知赔偿请求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收到赔偿申请的时间应当自赔偿委员会收到补正材料之日起计算。第四条 赔偿委员会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赔偿申请书副本或者《申请赔偿登记表》副本送达赔偿义务机关和复议机关。第五条 赔偿请求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代理人。律师、提出申请的公民的近亲属、有关的社会团体或者所在单位推荐的人、经赔偿委员会许可的其他公民,都可以被委托为代理人。
      赔偿义务机关、复议机关可以委托本机关工作人员一至二人作为代理人。第六条 赔偿请求人、赔偿义务机关、复议机关委托他人代理,应当向赔偿委员会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
      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事项和权限。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赔偿请求,应当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第七条 赔偿委员会审理赔偿案件,应当指定一名审判员负责具体承办。
      负责具体承办赔偿案件的审判员应当查清事实并写出审理报告,提请赔偿委员会讨论决定。
      赔偿委员会作赔偿决定,必须有三名以上审判员参加,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定。第八条 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有权以书面或者口头方式申请其回避:
      
    (一)是本案赔偿请求人的近亲属;
      
    (二)是本案代理人的近亲属;
      
    (三)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四)与本案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前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第九条 赔偿委员会审理赔偿案件,可以组织赔偿义务机关与赔偿请求人就赔偿方式、赔偿项目和赔偿数额依照国家赔偿法第四章的规定进行协商。第十条 组织协商应当遵循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赔偿请求人、赔偿义务机关一方或者双方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赔偿委员会应当及时作出决定。第十一条 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经协商达成协议的,赔偿委员会审查确认后应当制作国家赔偿决定书。第十二条 赔偿请求人、赔偿义务机关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或者反驳对方主张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有国家赔偿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情形的,应当由赔偿义务机关提供证据。
      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承担不利后果。第十三条 赔偿义务机关对其职权行为的合法性负有举证责任。
      赔偿请求人可以提供证明职权行为违法的证据,但不因此免除赔偿义务机关对其职权行为合法性的举证责任。第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赔偿委员会可以组织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进行质证:
      
    (一)对侵权事实、损害后果及因果关系争议较大的;
      
    (二)对是否属于国家赔偿法第十九条规定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争议较大的;
      
    (三)对赔偿方式、赔偿项目或者赔偿数额争议较大的;
      
    (四)赔偿委员会认为应当质证的其他情形。
  • 国家赔偿法规定的赔偿程序如下:
    1、赔偿请求人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的请求;
    2、赔偿义务机关审查,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
    3、决定赔偿的,再与赔偿请求人协商赔偿方式、数额等内容;
    4、制作赔偿决定书,送达请求人;
    5、不予赔偿的,书面通知并说明理由。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二十二条
    赔偿义务机关有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赔偿。
    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
    赔偿请求人提出赔偿请求,适用本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的规定。
    第二十三条
    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赔偿义务机关作出赔偿决定,应当充分听取赔偿请求人的意见,并可以与赔偿请求人就赔偿方式、赔偿项目和赔偿数额依照本法第四章的规定进行协商。
    赔偿义务机关决定赔偿的,应当制作赔偿决定书,并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送达赔偿请求人。
    赔偿义务机关决定不予赔偿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书面通知赔偿请求人,并说明不予赔偿的理由。

  • 1、提出赔偿申请 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也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
    2、赔偿义务机关作出决定 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赔偿义务机关作出赔偿决定,应当充分听取赔偿请求人的意见,并可以与赔偿请求人就赔偿方式、赔偿项目和赔偿数额依照《国家赔偿法》第四章的规定进行协商。
    3、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赔偿义务机关在规定期限内未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赔偿义务机关作出不予赔偿的决定的,赔偿请求人可以自赔偿义务机关作出不予赔偿决定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赔偿义务机关作出赔偿决定,但赔偿请求人对赔偿的方式、项目、数额有异议的,赔偿请求人可以自赔偿义务机关作出赔偿决定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依据:《国家赔偿法》第二十一条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依照本法第四章的规定给予赔偿。人民法院作为赔偿义务机关的,也适用这条规定,由作为赔偿义务机关的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依照国家赔偿法第四章的规定给予赔偿。
查看全部6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