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怎么才算被骗?

刑事案件
2023-08-31 13:44:59
共有3位律师解答

  • 一、怎样才算诈骗
    1、满足如下条件构成诈骗:
    (1)存在欺骗行为,客观上表现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
    (2)行为人的欺骗行为使被害人陷入了认识错误;
    (3)被害人由于认识错误对其财产做出了处分;
    (4)行为人取得了财产,包括积极财产的增加和消极财产的减少;
    (5)使得被害人的财产遭受了损失。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诈骗罪从重处罚的情节有哪些
    1、通过发送短信和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2、诈骗救灾和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
    3、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
    4、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5、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 当被诈骗的财产在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即符合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受害人应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并向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如实描述受骗过程,积极配合立案侦察行动,以便公安机关尽早为受害人追回被骗财产。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 满足以下条件构成诈骗:
    1.存在欺骗行为,客观上表现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
    2.行为人的欺骗行为使被害人陷入了认识错误;
    3.被害人由于认识错误对其财产做出了处分;
    4.行为人取得了财产,包括积极财产的增加和消极财产的减少;
    5.使得被害人的财产遭受了损失。法律依据:《房地产登记申请书》(原件)、身份证明(复印件)、房地产权证书(原件)、继承权公证文书或者遗嘱公证书和接受遗赠公证书(原件)契税完税凭证(原件)。
    (四)遗赠和法定继承、遗嘱继承不同,需要支付税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第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免征契税:
    (一)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军事单位承受土地、房屋权属用于办公、教学、医疗、科研、军事设施;
    (二)非营利性的学校、医疗机构、社会福利机构承受土地、房屋权属用于办公、教学、医疗、科研、养老、救助;
    (三)承受荒山、荒地、荒滩土地使用权用于农、林、牧、渔业生产;
    (四)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之间变更土地、房屋权属;
    (五)法定继承人通过继承承受土地、房屋权属;
    (六)依照法律规定应当予以免税的外国驻华使馆、领事馆和国际组织驻华代表机构承受土地、房屋权属。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对居民住房需求保障、企业改制重组、灾后重建等情形可以规定免征或者减征契税,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第三条 契税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
    契税的具体适用税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前款规定的税率幅度内提出,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依照前款规定的程序对不同主体、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住房的权属转移确定差别税率。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