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被诈骗个人信息怎么办

刑事案件
2023-08-28 21:54:54
共有3位律师解答

  • 一、诈骗人知道自己的个人信息怎么办
    1、诈骗人知道自己的个人信息的处理方式如下:
    (1)更换账号;
    (2)更改重要的密码;
    (3)报案。报案的目的一来是保护自己的权益,二来也是可以备案;
    (4)律师起诉。如果律师给予肯定的答复,就可以利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5)收集证据。一旦收集好这些信息不仅能帮助自己维权,而且还可能帮助更多的人;
    (6)无关重要的信息可以不予理睬。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诈骗罪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客观要件。诈骗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要件。
    诈骗罪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诈骗罪;
    4、主观要件。诈骗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 第一种,向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协、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
    第二种,向公安部门报案。个人在被骗后应及时到公安机关报警,寻求公安机关的帮助,以减少或挽回损失。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四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第一千零三十五条 处理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并符合下列条件:
    (一)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公开处理信息的规则;
    (三)明示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四)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
    个人信息的处理包括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
  • 首先,如果发现自己被诈骗了,那么第一时间应该去公安局报案,提供被骗过程,这时候可以要求警察陪同去银行办理冻结被害人银行卡的手续,以防诈骗犯对银行进行转账操作。如果是因为被骗转账,那么可以向警方提供诈骗犯的银行卡号,通过卡号可以查询到该卡的开户点并且可以查询到资金流向,警方也可以通过银行卡号获取到诈骗犯的个人信息。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