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未成年玩游戏消费

互联网纠纷
2023-08-08 13:25:12
共有4位律师解答
  • 未成年玩游戏消费。可以要求退款。
    追问:未成年玩游戏消费该怎么处理
    解答:保留相关证据,可以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起诉解决争议。
  • 证明是未成年消费的证明材料如下:
    1、若是游戏登记的主体系未成年人,那就应该推定,游戏充值行为系孩子所为,除非游戏公司能够拿出相反的证据证明;
    2、反之,若游戏实名主体为成年人,就可以推定充值行为系成年人所为,除非家长拿出来孩子盗用自己账号的证据。
    证明是未成年消费的流程有哪些
    1、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可以用书证、物证、人证等证据;
    2、若是游戏登记的主体系未成年人,那就应该推定,游戏充值行为系孩子所为,除非行为系成年,人所为,除非家长拿出来孩子盗用自己账号的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第二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亲属;
    (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第二十九条
    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
  • 法律分析:消费权利属于民事行为能力,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未成年人有自主消费的权利。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在未成年消费涉及到法律关系时,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需要有监护人的追认。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五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 是可以投诉的,可以保留各项证据上中国网络游戏投诉平台投诉。国家对未成年游戏监管这块是比较重视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十六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下列监护职责:
    (一)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保障;
    (二)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
    (三)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四)对未成年人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五)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保障适龄未成年人依法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六)保障未成年人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七)妥善管理和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
    (八)依法代理未成年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九)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并进行合理管教;
    (十)其他应当履行的监护职责。
查看全部4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