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前任威胁自己不复合就自杀说他有抑郁症是因为我要死他死了我有罪吗

其他
2023-07-12 11:25:47
共有5位律师解答
  • 您好,您这边尽量劝解,一般不会负法律责任
  • 因果关系太牵强,不会连累你的
  • 需要根据当事人的情况来判断。如果矛盾是自杀一方激起的,过程中由于自身原因失控,最终无法面对而导致自杀,对于另一方来说,其主观上并无任何故意,则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如果一方明确知晓对方的精神状况,还频繁使用刺激性语言激化矛盾,导致另一方情绪失控,而使另一方最终自杀,那则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根据过错比例进行承担。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八十六条 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依照法律的规定由双方分担损失。
  • 如果矛盾是自杀一方激起的,由于自身原因失控而导致自杀,对于另一方来说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如果一方明知对方的精神状况,还频繁使用刺激性语言激化矛盾,导致另一方情绪失控最终自杀,那则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自杀案件根据不同情况处理自杀案件处理具体如下:
    1、相约自杀。因为行为人没有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一般不能认为自杀是故意杀人是故意杀人罪;但是,行为人受托杀人,自杀不成功的,应当构成故意杀人罪,量刑时可以考虑从轻处罚;以约定自杀的名义诱骗他人自杀的,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2、致人自杀。由于行为人以前的行为,导致他人自杀;强迫或者诱骗他人自杀,即行为人希望自杀死亡,诱骗行为鼓励自杀者自杀,即利用自杀者自己的手,达到行为人自杀的目的。关键是要查明行为人是否有故意追求自杀死亡,其行为是否足以导致他人在特定环境下自杀。如果两者缺一,则不应视为故意杀人罪;
    3、教唆,帮助他人自杀。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但考虑到自杀者的行为在教唆和帮助自杀中往往起决定性作用,应根据案件从宽处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查看全部5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