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冒用他人信息申报个税会怎么样

劳动纠纷
2023-06-21 20:19:03
共有4位律师解答
  • 冒用他人信息申报个税,可能涉嫌违法犯罪,后果很严重1。一些企业可能会通过冒用他人信息来虚增成本费用,减少利润,以达到少缴企业所得税的目的234。这样做不仅会给被冒用者带来麻烦,还会影响他们的个税缴纳、公租房申请等方面25。
    如果您发现您的信息被冒用,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23:
    在个人所得税APP上进行申诉,选择“从未任职”方式,把情况反馈给该公司的主管税务机关,由税务机关展开调查。
    向税务机关举报该公司的偷税行为,如果举报属实并经查处、减少或者挽回国家损失,还可以依法领取举报奖励。
    向法院起诉或者向公安机关报警,要求该公司承担赔偿责任,并追究其刑事责任。
  • 法律分析:企业冒用他人信息申报个税,可以到各级税务部门进行申诉。对信息冒用产生的非涉税纠纷或法律责任,可向相关部门度反映,各级税务部门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共同维护好合法权益。一方面只要申诉就不会增加您的税收负担,另一方面,税务部门将对冒用单位问或个人的涉税违法问题依法进行处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二十五条
    纳税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根据实际需要要求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


  • 法律分析:企业冒用他人信息申报个税,可以到各级税务部门进行申诉。对信息冒用产生的非涉税纠纷或法律责任,可向相关部门度反映,各级税务部门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共同维护好合法权益。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五十三条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
    第二十条 纳税人赡养60岁(含)以上父母以及其他法定赡养人的赡养支出,可以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一)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年24000元(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二)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应当与其兄弟姐妹分摊每年24000元(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分摊方式包括平均分摊、被赡养人指定分摊或者赡养人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采取指定分摊或约定分摊方式的,每一纳税人分摊的扣除额最高不得超过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并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与约定分摊不一致的,以指定分摊为准。纳税人赡养2个及以上老人的,不按老人人数加倍扣除。
    第二十一条 其他法定赡养人是指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子女已经去世,实际承担对祖父母、外祖父母赡养义务的孙子女、外孙子女。
  • 公司冒用个人申报个税是冒用他人信息进行申报,税务机关对公司可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二十五条 纳税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根据实际需要要求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六十二条 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或者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和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查看全部4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