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发与民事侵权法律有什么区别?

知识产权
2023-06-20 18:03:30
共有4位律师解答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侵权法》都是我国的法律,但是它们的适用范围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为了保护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而制定的。该法主要规定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以及如何处理不正当竞争行为等问题。
    是为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而制定的。该法主要规定了侵权行为的种类,以及如何处理侵权行为等问题。
  •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1)假冒或仿冒行为;(2)商业贿赂行为;(3)引入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4)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5)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6)商业诽谤行为;(7)公用事业和独占经营者的限制竞争行为;(8)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9)压价销售排挤竞争对手的行为;(10)搭售和附加不合理条件的交易行为;(11)招标投标中相互勾结排挤竞争的行为。
  •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第三款规定:“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 (二)不正当竞争行为以市场竞争为目的。这是区别不正当竞争行为与其他一般侵权行为的重要标志。损害或排挤竞争对手这样一种发生在竞争关系之间的违法行为,充分显示了行为人以市场竞争为主观目的,同时也限定《反不正当竞争法》只适用于经营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的违法行为。 (三)不正当竞争行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第一款规定:“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这也是经营者从事市场竞争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
  • 您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亮点有以下,新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注重了可操作性。对经营者的规定进行的标准化,增加了组织虚构交易的规定,对关于仿冒混淆行为的规定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标准话,对商业贿赂的行为,划出了合理性的界定,加大了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处罚力度
查看全部4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