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对不起,行政主体与行政行为的关系是什么?

行政纠纷
2023-06-04 18:28:23
共有3位律师解答
  • 具体行政行为构成要素:
    1、主体要件,必须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2、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在自身法定的权限分工的范围内作出的决定;
    3、程序和形式要件,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定程序和具备法定的形式。法律依据:《行政诉讼法》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第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阻碍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
    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 具体行政行为构成要素:
    1、主体要件,必须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2、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在自身法定的权限分工的范围内作出的决定;
    3、程序和形式要件,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定程序和具备法定的形式。
    《行政诉讼法》第二条法律依据:《行政诉讼法》第二条
    《行政诉讼法》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第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阻碍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
    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关系是行政诉讼法是行政法是规定行政机关及行政相对人实体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行政诉讼法是规范行政诉讼行为,调整行政诉讼关系的程序法规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阻碍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 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条
    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人民法院设行政审判庭,审理行政案件。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关系是什么
行政诉讼 1480
行政追偿的主体是谁
刑事辩护 325
行政法的定义及行政法律关系
行政诉讼法解释 12538
行政法的定义及行政法律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行政法常识 48413
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民事债务纠纷无力偿还多久可以结案
债务追讨 2055
民事诉讼执行期限过了怎么办
债务追讨 1520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债务追讨 1090
因欠款纠纷起诉的开庭流程
债务追讨 1000
判决抵押无效如何处理
抵押担保 835
民间欠债不还怎么起诉
债务追讨 76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