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电信公司的员工泄露了个人信息,如何维权?

互联网纠纷
2023-05-24 21:00:17
共有3位律师解答
  • 个人信息的处理要遵循法律的规定。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
    具体而言:
    1、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处理个人信息的行为必须征得他人的同意,但法律或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如果自然人不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还应当征得其监护人的同意。如果是公安机关为了通缉犯罪嫌疑人等特殊情形,那么可以不经过同意就公布个人信息。
    2、必须公开信息处理的规则。如互联网公司为精准推送采用大数据算法技术对个人信息进行处理的,应当公开。
    3、明示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4、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
    如果个人信息被非法泄露建议报警,要求侵权人承担侵害个人信息的民事责任。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五条,处理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并符合下列条件:
    (一)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公开处理信息的规则;
    (三)明示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四)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
    个人信息的处理包括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
  • 法律分析:个人信息在被泄露之后,可以向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等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投诉举报。如果有明确的侵权人,可以依据相关的法律规定要求侵权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三条 公民从事有关活动,需要证明身份的,有权使用居民身份证证明身份,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拒绝。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对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七十九条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修理、重作、更换;(七)继续履行;(八)赔偿损失;(九)支付违约金;(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十一)赔礼道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 公司泄露个人信息,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公司是不能在未得到员工允许的情况下泄露员工身份信息的。公民的个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如果公司未经员工本人同意,将员工资料泄漏给第三方或提供给第三方从事营利活动,员工可以依侵权为由根据相关规定,起诉侵权人要求停止侵权,如果造成员工损失,员工有权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严重者可通过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个人信息泄露后要留心,记下对方的电话或地址等有用信息,帮助警方破案。可能这些信息很琐碎,但是一旦收集好这些信息不仅能帮助自己维权,而且还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如果个人重要信息丢失,而且知道是怎么丢失的或者有很多线索,那么可以向专业律师咨询相关的
    法律法规
    ,通过诉讼途径要求赔偿。个人信息往往和银行账号、密码等联系在一起,所以一旦个人信息泄露,应马上更改重要密码,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十二条 国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使用网络的权利,促进网络接入普及,提升网络服务水平,为社会提供安全、便利的网络服务,保障网络信息依法有序自由流动。
    任何个人和组织使用网络应当遵守宪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危害网络安全,不得利用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宣扬民族仇恨、民族歧视,传播暴力、淫秽色情信息,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以及侵害他人名誉、隐私、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等活动。
    第十四条 任何个人和组织有权对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向网信、电信、公安等部门举报。收到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依法作出处理;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及时移送有权处理的部门。有关部门应当对举报人的相关信息予以保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泄露个人隐私如何定罪量刑
刑事辩护 822
个人信息泄露的途径被及防范措施
刑事动态 21371
个人信息泄露的途径被及防范措施
个人信息遭泄露后如何维权?
刑事动态 49717
个人信息遭泄露后如何维权?
什么叫泄露个人隐私罪
民法典 1213
什么叫泄露个人隐私罪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