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喝酒后骑电瓶车被机动车撞伤了,并且机动车逃逸了,责任怎么算

交通事故
2023-05-24 15:45:32
共有17位律师解答
  • 根据您的描述,机动车还是要承担主要的侵权责任的,您这边酒后骑电瓶车,不构成危险驾驶罪,只能认定存在一定过错。
    对方肇事逃逸,根据交通行政管理相关办法,对您的受伤情况和车辆损失,应当承担主要责任。
  • 您好,建议立即报警,请交警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划分责任。
  • 您好,建议您直接报警处理,具体以公安机关的责任认定书为准。
  • 你好,有报警吗,具体情况麻烦说一下
  • 你好 责任划分是由交警负责的
  • 你好,交警认定书是定机动车吗
  • 你好,这种情况属于对方责任
  • 一般来说,逃逸者负全部责任
  • 法律分析:及时报警,先由交警部门出具事故认定书,以认定书划分的责任为准的;如当事人对划分的责任不服,自收到认定是之日起3日内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要求重新划分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暂扣三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罚款;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千元罚款。
    一年内有前款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被处罚再次以上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 法律分析:一般喝酒方是存在过错的,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交警会按照双方过错责任进行责任认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第七十四条 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 喝酒骑电瓶车发生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如下:
    1、如果饮酒驾驶电瓶车一方过错造成的,由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
    2、如果双方当事人都有过错的,依据各自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划分责任比例;
    3、如果当事人都没有过错的,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罚是什么
    1、饮酒驾驶机动车辆,罚款1000元—2000元、记12分并暂扣驾照6个月;
    2、饮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罚款5000元,记12分,处以15日以下拘留,并且5年内不得重新获得驾照;
    3、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应该是算他的责任。
  • 如果只是饮酒驾驶非机动车,对方机动车逃逸的,一般会定对方全责。
  • 你好,我们这边可以为你提供服务
  • 你好,这个正常是逃逸的责任的
  • 你好,报警后以交警部门的责任划分为准
  • 根据过错的严重程度划分责任
查看全部17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