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不当得利行为的情形有哪些

公司企业
2023-05-07 15:02:37
共有3位律师解答
  • 不当得利请求权的情形有以下这些:
    1、给付型不当得利,因权利受损人的给付行为,使得受益人获得不应当获得的利益的。
    2、非给付型不当得利,除权利受损人的给付行为以外的,包括行为、法律规定、某些事件引起的,使得受益人获得不应当获得的利益的。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
    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
    (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
    (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 不当得利的行为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例如拾金而昧、代保存而不归还等。不当得利的法律事实发生以后,就在不当得利人与利益所有人(受害人)之间产生了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即利益所有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不应得的利益,不当得利者有义务返还。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条
    不当得利是指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刑法》第二百七十条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 不当得利的行为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例如拾金而昧、代保存而不归还等。不当得利的法律事实发生以后,就在不当得利人与利益所有人(受害人)之间产生了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即利益所有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不应得的利益,不当得利者有义务返还。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条
    不当得利是指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刑法》第二百七十条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不当得利的特征
不当得利知识 22144
不当得利的特征
不当得利是什么意思
不当得利知识 6020
不当得利是什么意思
民事债务纠纷无力偿还多久可以结案
债务追讨 3075
民事诉讼执行期限过了怎么办
债务追讨 2215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债务追讨 1600
因欠款纠纷起诉的开庭流程
债务追讨 1450
判决抵押无效如何处理
抵押担保 1215
民间欠债不还怎么起诉
债务追讨 1165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