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什么是不正当的竞争行为?

知识产权
2023-04-28 13:00:26
共有3位律师解答
  • 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往往遵循以下的裁判规则:
    1、前提条件:认定不正当竞争行为,首先得判断当事人是否存在竞争关系;
    2、主观层面:行为人主观故意或过错;
    3、客观层面:结合诚信原则和商业道德等因素论证行为具有不正当性;
    4、行为结果:给经营者利益、消费者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带来损害。 法律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
    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遵守法律和商业道德。 本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本法规定,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本法所称的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或者提供服务(以下所称商品包括服务)的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
  • 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
    1、混淆行为;
    2、虚假宣传,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商业贿赂;
    4、侵犯商业秘密
    5、低价倾销;
    6、不正当有奖销售,扰乱市场竞争秩序;
    7、诋毁商誉。
    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遵守法律和商业道德。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的,可以提起侵权诉讼,以便获得赔偿。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二条
    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遵守法律和商业道德。
    本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本法规定,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本法所称的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或者提供服务(以下所称商品包括服务)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第十六条

    对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监督检查部门举报,监督检查部门接到举报后应当依法及时处理。
    监督检查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开受理举报的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并为举报人保密。对实名举报并提供相关事实和证据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将处理结果告知举报人。


  • 不正当竞争的行为构成要件有:一、行为主体为经营者。二、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三、损害了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四、行为主体存在主观过错。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一条经营者不得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哪些构成不正当竞争
知识产权 275
限制竞争行为的特征
限制竞争行为 31432
限制竞争行为的特征
怎样防止经营者的不正当竞争?
反不正当竞争 39867
怎样防止经营者的不正当竞争?
欠条有效期限是多久
民间借贷 55
欠条写了还款日期到期没还的怎么办
民间借贷 35
欠条写了归还日期但没还的怎么办
民间借贷 30
欠条是几年有效期限
民间借贷 20
欠条有没有时间的限制
民间借贷 15
欠条是几年过诉讼期
民间借贷 2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