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起诉期限是多久

行政纠纷
2023-04-04 16:58:32
共有3位律师解答
  • 一、行政诉讼的期限是多少
    1、行政诉讼的时效是六个月,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起开始计算。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执法主体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法定期间。即起诉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提出,超过法定期限,当事人将因起诉时效届满而丧失诉权。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二、行政诉讼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行政诉讼一般具有如下法律特征:
    1、行政诉讼的内容具有特殊性。行政诉讼解决的是行政争议,作为解决官民之争的最终的和最有效的途径,行政诉讼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法治政府发挥着关键作用;
    2、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具有恒定性。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认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行为违法,可以依法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实施行政处罚,无需提起行政诉讼;
    3、行政诉讼的主导者是人民法院。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行政机关。
  • 行政诉讼法起诉期限若是直接起诉的一般情况下是六个月。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算。若是经过复议之后再起诉的,应当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后的十五日内。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其起诉可由人民法院立案受理的法定期限。行政诉讼起诉期限是法律设定的起诉条件之一,解决的是行政起诉能否进入司法实体审查的问题。法律依据: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由法律规定。行政诉讼法第46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行政诉讼只有起诉期限的耽误,没有起诉期限的中断。只有在起诉期限内提起诉讼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才有权对其进行司法审查。超过起诉期限起诉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只能裁定不予受理。如果在立案受理时没有查明,但在审理过程中查明已超过起诉期限的,人民法院应该裁定驳回起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五十六条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五十六条
    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申请复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未申请复议直接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立案。依照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复议机关不受理复议申请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作出复议决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立案。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起诉期限是多久
行政诉讼 516
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是多久
行政诉讼 40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有多久
行政诉讼 65
行政案件起诉的限制时间
行政处罚时效 2892
行政案件起诉的限制时间
民事债务纠纷无力偿还多久可以结案
债务追讨 2015
民事诉讼执行期限过了怎么办
债务追讨 1490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债务追讨 1070
因欠款纠纷起诉的开庭流程
债务追讨 975
判决抵押无效如何处理
抵押担保 820
民间欠债不还怎么起诉
债务追讨 74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