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医疗纠纷处理规定包括哪些内容

医疗纠纷
2023-03-16 05:12:23
共有4位律师解答
  • 1、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预防医疗纠纷的措施;
    2、医疗纠纷的处理途径和注意事项;
    3、医疗机构违反相关规定的法律责任。
  • 医疗纠纷处理规定有以下内容:
    1、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预防医疗纠纷的措施;
    2、医疗纠纷的处理途径和注意事项;
    3、医疗机构违反相关规定的法律责任。法律依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九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以患者为中心,加强人文关怀,严格遵守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相关规范、常规,恪守职业道德。
    医疗机构应当对其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相关规范、常规的培训,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第二十条
    患者应当遵守医疗秩序和医疗机构有关就诊、治疗、检查的规定,如实提供与病情有关的信息,配合医务人员开展诊疗活动。
  • 法律分析: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如下:1、医疗纠纷发生,患者及家属向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投诉;2、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接到投诉后应立即指派专人妥善保管原始资料,封存有关医疗物品;3、组织医疗行政管理部门展开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必要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4、调查后,由医务部与病人协商解决;5、不能协商解决的,将调查结果报医疗纠纷处理领导小组或医疗单位领导;6、将医疗纠纷处理领导小组或医疗单位处理意见与病人或家属商谈,争取协调解决。如确属医疗单位问题,必要时予以经济补偿或赔偿。医疗纠纷的发生和处理情况应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三十七条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
    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 处理医疗纠纷法规包括:《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等。前述法律规定,医疗纠纷发生后,当事人可以进行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以由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
    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四十七条
    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
查看全部4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