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刑事案件怎么判刑

刑事案件
2023-03-11 17:40:27
共有3位律师解答
  • 刑事案件的判刑方式:
    1、根据基本犯罪构成事实在相应的法定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根据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数额、犯罪次数、犯罪后果等犯罪事实,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3、根据量刑情节调节基准刑,并综合考虑全案情况,依法确定宣告刑。法律依据:《刑法》第六十一条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第六十二条
    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从重处罚、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
    第六十三条
    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本法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
    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 刑事犯罪的判刑:
    1、如果有法定从重、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范围内判处刑罚,不得高于或者低于法定刑;
    2、如果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3、如果有多个法定量刑范围的,应当在下一个法定量刑范围内判处刑罚。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七十六条  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
    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适用缓刑等提出量刑建议,并随案移送认罪认罚具结书等材料。

  • 根据法律规定,刑事案件判刑时,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刑法》具体的有关规定判处。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法律依据:《刑法》第六十一条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