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遗嘱公证有效,遗嘱公证有效吗

继承
2022-01-20 14:25:10
共有2位律师解答
  • 您好,遗嘱是可以进行公证的,请问目前是发生了什么纠纷呢?具体是什么遗嘱呢?可以跟我说说,我会尽可能帮助你。
  •   遗嘱不公证也有效,但公证的效力最大。如果是继承房产,则最好进行公证。遗嘱人为处分房产而设立的遗嘱,应当办理公证。遗嘱人死亡后,遗嘱受益人须持公证机关出具的“遗嘱公证书”和“遗嘱继承权公证书”或“接受遗赠公证书”,以及房产所有权证、契证到房地产管理机关办理房产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
      处分房产的遗嘱未经公证,在遗嘱生效后其法定继承人或遗嘱受益人可根据遗嘱内容协商签定遗产分割协议,经公证证明后到房地产管理机关办理房产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
      对遗嘱内容有争议,经协商不能达成遗产分割协议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房地产管理机关根据判决办理房产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
      公证遗嘱的生效要件
      1、事实要件。公证遗嘱的生效,必须有遗嘱人先于受益人死亡的法律事实。首先,遗嘱是一种死因法律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遗嘱的生效是以遗嘱人的死亡为条件,遗嘱在遗嘱人死亡后方可生效,死亡前不生效。正因如此,遗嘱人生前可对所立遗嘱进行变更或撤销,也可以通过买卖、赠与、消费、交换等形式对遗嘱所涉及的财产进行实际地处分,从而对遗嘱内容进行事实上的变更。其次,立遗嘱人要先于受益人死亡,否则遗嘱无效。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而假如遗嘱人死亡后,受益人在取得遗产前又死亡的,遗嘱是否有效?对此民法典及其司法解释虽没有明确规定,但基于遗嘱人死亡后遗嘱已生效,可以比照转继承的有关规定,由受益人的法定继承人继承其应得份额。
      2、法律要件。遗嘱是一种单方民事法律行为,根据法理,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的民事行为,而公证遗嘱对于合法性的要求更高。简言之,公证遗嘱不仅要完全符合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构成要件,而且还要满足公证专有的真实性、合法性的证明要求。结合公证工作实际,笔者认为公证遗嘱生效的法律要件至少要包括:
      一是遗嘱人要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这就要求遗嘱人必需达到一定的年龄,并且要头脑清楚,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虽然可以从事与其年龄和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但是不宜订立公证遗嘱。理由为,首先,未满18周岁的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不能独自申办公证,必须要有监护人代理申请,而遗嘱是一种要式法律行为,需要遗嘱人亲自做出,不得代理;其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智力水平和认知能力显然无法理解遗嘱的法律意义和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