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确认劳动关系时效,确认劳动关系时效起算点

劳动纠纷
2021-11-22 17:25:48
共有2位律师解答
  • 一年时效,请及时维权哦
  •   仲裁时效的计算。根据劳动法规定,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权利人知道自己的权利遭到了侵害,这是其请求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保护其权利的基础。从这一时间点开始计算仲裁时效期间,符合仲裁时效是权利人请求仲裁机构保护权利的法定期间的本意。知道权利遭受了侵害,指权利人主观上已了解自己权利被侵害事实的发生;应当知道权利遭受了侵害,指权利人尽管主观上不了解其权利已被侵害的事实,但根据他所处的环境,有理由认为他已了解已被侵害的事实,他对侵害的不知情,出于对自己的权利未尽到必要的注意或将其作为推延仲裁时效期间起算点的借口的情况。
      仲裁时效的起算,以权利人的权利客观上受到了侵害、且主观上已知晓权利被侵害的事实为构成要件。权利人主观上认为自己的权利受到了侵害,而事实上其权利并未受到侵害的,不能使仲裁时效期间开始计算。
      仲裁投诉
      劳动仲裁是比较直接的维权办法,也可以同时进行,因为不按规定给予职工经济补偿和不参加社会保险是可以到劳动部门投诉获得。根据《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条例》监察内容规定:第十三条禁止用人单位的下列行为:
      (一)在媒体上公开发布招工信息时,不将招工简章送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备案的;
      (二)违反持证上岗的规定,使用未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劳动者从事相应工作的;
      (三)招工中收取报名费、风险金、保证金或变相收取其他名目费用的;
      (四)违反规定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
      (五)安排女职工、未成年工从事禁忌劳动的;
      (六)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
      (七)克扣、无故拖欠职工工资的;
      (八)不支付延长职工工作时间工资的;
      (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的;
      (十)解除劳动合同后,不按规定给予职工经济补偿的;
      (十一)不参加社会保险或不履行社会保险费缴纳义务的;
      (十二)违反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行为。
      又根据《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条例》第四章监察程序中,第十五条的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群众投诉、举报和在监察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登记,进行调查,并区别不同情况按下列规定予以处理:
      (一)有违反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事实,需要作出行政处理或行政处罚的,从登记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立案;
      (二)不属于劳动和社会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