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请问上诉后多长时间才能开庭

婚姻家庭
2020-11-04 20:55:52
共有4位律师解答
  •   我国法院的庭审没有时间上的限制,只要在审限内审结案件就可以。但是,按照实际情况,一般来说一次庭审的时间需要1到2个小时左右。如果案件权利关系简单,通常一个小时左右可以审理完毕,要是有一定复杂程度的,需要1个多小时到2小时,或者2小时以上不等。   除此之外,还需要关注庭审中以下几个时间:   1、关于被告答辩状的时间   人民法院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   被告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注意: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会在收到之日起5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给原告。   2、法院通知当事人开庭的时间   诉讼法规定是在开庭前3天通知。   3、法院审结案件所需时间   民事案件   简易程序案件:3个月;   一审普通程序案件:6个月;   上诉案件:3个月;   特别程序:30天内;公告期满后30天内;   再审案件:3个月内。   刑事诉讼   简易程序案件:20天内(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   一审普通程序案件:2个月(至迟不超过3个月);   上诉、抗诉案件:2个月;   重审案件:3个月。   4、法院判送达判决书的时间   法院当庭宣告判决的,一般会在5日内送达判决书。
  • 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三十五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二十二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1、法律对开庭时间没有规定,具体要看案情和法院案件情况而确定,法律对什么时候审结有相关的规定;  2、如果案情复杂,则普通程度审理(由法官、审判长以及陪审员三人审理),一般是六个月结案;  3、如果案情简单,则是简易程序(一位法官审理),一般是三个月审结;  4、法律依据:  1)《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九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2)《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 看法院的排庭时间,等待通知
查看全部4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