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农业承包合同纠纷开庭到审结需多长时间

合同纠纷
2020-10-14 08:49:59
共有2位律师解答
  •   在审理农业承包合同纠纷案件中,应着重审查以下四个方面问题:  一、注意审查诉讼主体资格。  在农业承包合同纠纷案件中,当事人必须是因承包关系发生争执,以自己名义进行诉讼,并受人民法院的裁判或调解协议约束的人。由于农业承包合同的主体双方是特定的,农业承包合同主要发生在集体经济组织与其成员之间,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第三者一般不列为承包对象。由于法律知识和义务意识的欠缺,许多代包人、承包人在完成代包、转包后,便以为事不关已,不再过问合同的履行情况。同时,在发包过程中,发包方常常忽视承包主体的生产经营能力而盲目发包,致承包者因缺乏有关的生产种植技术或不懂经营管理造成亏损,不但完不成承包指标,而且给集体财产带来损失。因此发包方一定要明确承包主体的身份,对于代包或转包者,应告知其应负的法律责任,减少此类行为的发生。  二、注意审查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对当事人诉讼请求的审查,是正确处理农业承包合同纠纷案件的基础,是全部庭审活动的出发点的归宿。明确、具体的诉讼请求决定了人民法院的审判方向和审判范围,无论是事实认定还是法律适用,是判决结果还是裁定内容,都不能脱离开诉讼主体提出的诉讼请求。审判人员应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紧紧围绕诉讼讲求这一核心来审查,把当事人的诉讼计请求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法庭审判活动的全过程。  三、注意审查合同的效力。  确认农业承包合同的法律效力,即确认其有效还是无效,是全部有效还是部分有效,在案件审理中是至关重要的。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掌握。对农业承包合同效力的审查,主要应从合同主体资格、内容、主体意思表示、订立程序等方面进行。加强合同管理,进一步理顺和完善土地承包合同。对需要补充和完善的合同,如对那些原本没有承包合同或以口头协议代替承包合同以及主要内容不完备,双方权利义务关系不明确的合同,要尽快补充签订正式合同。二是变更和解除合同必须符合法定的条件和程序。
  • 签订合同的当事人是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同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因此,合同纠纷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民事纠纷。
    民事纠纷应通过民事方式来解决,如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论等。民事方式区别于行政方式和刑事方式,行政方式是通过行政手段来直接干预合同纠纷,这与合同法平等的理念不符合。
    在计划经济时代大量存在的行政干预,仍然存在,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违背,刑事方式是国家通过刑事手段来解决合同纠纷,合同一旦需要通过刑事方式解决,就不能称为合同纠纷,而是刑事案件。利用合同进行诈骗的情况很多,对于此类情况,应以诈骗案处理,而不是一般的合同纠纷。
    合同纠纷,是指因合同的生效、解释、履行、变更、终止等行为而引起的合同当事人的所有争议。
    合同纠纷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争议主体对于导致合同法律关系产生、变更与消灭的法律事实以及法律关系的内容有着不同的观点与看法。合同纠纷的范围涵盖了一项合同的从成立到终止的整个过程。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案件起诉多长时间开庭
刑事辩护 4025
买卖合同纠纷开庭后多久下判决书
民法典 1243
买卖合同纠纷开庭后多久下判决书
抵押车债权转让协议怎么写
债权转让协议书
抵押车债权转让协议怎么写
工资纳税税率分别是多少
工资税率表
工资纳税税率分别是多少
民事债务纠纷无力偿还多久可以结案
债务追讨 2745
民事诉讼执行期限过了怎么办
债务追讨 1980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债务追讨 1400
因欠款纠纷起诉的开庭流程
债务追讨 1275
判决抵押无效如何处理
抵押担保 1070
民间欠债不还怎么起诉
债务追讨 101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