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请问 医疗诉讼时效多久?

交通事故
2020-10-27 05:56:41
共有5位律师解答
  •   在医疗纠纷民事诉讼中,涉案各方围绕诉讼要做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准备和提交证据,法律对于医疗纠纷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有规定,涉案各方针对自己在诉讼中应承担的举证责任准备证据材料,并向法庭提交。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必须符合规定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书证应当提交原件,物证应当提交原物,如需自己保存证据原件、原物或者提供原件、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经人民法院核对无异的复制件或者复制品。  医疗纠纷民事诉讼中病历资料是重要的书证,诉讼过程中各方当事人应提交与案件有关的全部病历资料原件,包括主观病历资料和客观病历资料。医疗机构的病历资料原件需要自己保存并用于存档的,需要向法庭提供全部原件和全套复印件,经人民法院核对无异的复印件与原件具有同等效力。  一方常常持有从医疗机构复印的盖有医疗机构公章的病历资料,些病历资料因为盖有医疗机构的公章,而具有与原件同等效力,在医患双方持有的病历资料不相吻合时,患方所持有的盖有公章的复印件具有高的效力。  此外,当事人向法庭提交外文书证,必须附有中文译本,提交视听资料必须真实。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的证据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形成的,该证据应当经所在国公证机关予以证明,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予以认证,或者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该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的证据是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形成的,应当履行相关的证明手续。
  •     诉讼时效,是指请求人民法院保护权利的时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试行)》的规定,医疗事故的案由有两种,一种是侵权,一种是合同,相应的诉讼时效,按侵权是一年,按合同是两年。   医疗事故诉讼时效的起始时间是从知道或应该知道损害或医疗服务合同违约开始计算。   诉讼时效的中断   诉讼时效的中断有三种情况:   1、权利人的请求。   在医疗事故中,也就是患方要求医院赔偿,口头或是书面请求都是可以的,为了更好的保护权力,最好是有书面的文件。   2、义务人同意履行。   医院如果同意赔偿,那么诉讼时效也是可以中断的。   3、提起诉讼或仲裁。   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发生后,已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中断事由存续期间,时效不进行,中断事由终止时,诉讼时效重新开始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诉讼时效中断没有次数的限制。   诉讼时效中止   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法定事由而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暂时停止。   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依诉讼时效的中止,其已经过的期间仍然有效,待阻碍时效进行的法定障碍消除后,时效期间继续进行。   发生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   (1)不可抗力,指的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比如自然灾害等。   (2)法定代理人未确定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最高人民法院《民通意见》第172条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权利被侵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代理权,或者法定代理人本人丧失行为能力的,可以认定为因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中止。   (3)其他。例如继承开始后,继承人遗产管理人尚未确定时,其时效可中止等等。   最长诉讼时效是20年,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法律规定,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诉讼时效只是可以请求法院保护的时间,其实民事权力是一直存在的,也就是说,即使过了诉讼时效,患者也是可以要求医院赔偿的,只是这种权利不受法院的保护。
  • 二审程序 1、提起理由 (1)对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不服; (2)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一审判决; (3)认为一审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如为给予当事人充分的鉴定权利; (4)其他理由。 2、提起时间 (1)不服一审判决的,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一审法院或二审法院递交上诉状; (2)不服一审裁定的,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一审法院或二审法院递交上诉状。 3、庭审要点 必须以一审认定的事实及判决理由为切入点,以二审观点为重点,寻求突破。 再审程序 1、提起理由 (1)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生效判决、裁定的; (2)原生效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 (3)原生效判决、裁定适用法律有错误的; (4)原一、二审法院违反法定程序; (5)其他理由。 2、提起时间 在判决、裁定生效之日起两年内。
  • 你好,您可以详细诉说一下具体的情况吗?
  • 您好,请问您的具体案情诉求是什么呢,需要做一下详细描述
查看全部5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