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我于2000年中专毕业后,供职于一家保险公司,当时,因工作努力,经理予提升我为组训,但是在2001年8月8日我通过一家报纸看到一则招生广告,声称××软件基地和济南一家民办高校合作,推出双证教育,即学历文凭和国际认证的软件工程师认证,当时,考虑道我还年轻,学历也不高,而且也喜欢计算机这个行业,所以就多次到他们的招生点去咨询(地点在那所民校内)。当时,他们的接待人员给我们讲,基地是双证教育,3年大专班可以在学习期间拿到大专文凭和国际认证的软件工程师认证,并声称软件工程师的认证是网络教学,所有考试都是在线考试,所有的试卷都通过网络由国外出,在第一时间内将所答试卷在通过网络发给国外,成绩由国外给出。是国际认证的。并且可以签订安置就业协议,保证毕业后的工资不少于1500元。看到有这么好的一个机会,我和父母商量后便辞去了原有的工作,于2001年的10月15日在交了第一学期的大约13000元(学历文凭4000元,软件认证7000元,住宿费和教材费等共2000元左右)费用后,来到了这所软件基地学习。开学后,教学还算正规,教学点和他们招生广告所说的一样,在联合办学的那所民办高校内,他们也于2001年12月3日请山东省公证处的人员(只有一人)为我们公证签订了安置就业协议,当时的甲方为××软件工程师培养基地。只是这期间一直没有通网络,也没有网络教学和在线考试。2001年底我们进行了第一次考试,令人奇怪的是他们并没有进行所谓的在线考试,而是进行了笔答,而且考试题目竟和考前教师出的复习题一样(当时,大约有50道选择题,与复习题一样的大约有40多道),考试后所有试卷他们的收了上去,至于去向,我们不得而知。2002年暑假,基地通知我们搬至西郊机场一个学校学习,到后我们发现,其学校名称由之前的××软件工程师培养基地,变成了××软件工程学院,而且他们之前宣传资料上所承诺的硬件设施,如:学校占地30亩,有卫生室,洗浴室,多媒体教室,电教室,语音室,图书馆和电子商务室都没有兑现,整个学校只有一座两层教学楼,一座两层的宿舍楼和一座食堂。而食宿方面,他们所承诺的宿舍内配有网线和防火,防盗设施都没有。在师资力量方面,他们号称有骨干教师147名,其中教授28名,副教授58名,讲师61名,专职专任教师83人,但至我们学习完毕,其整个学校的教师(包括后勤人员不过15人,且人员流动性很大,并且从没见到过校长是谁),而且学校管理相当混乱。在2002年的几次考试中,竟有考试之前将题目和答案通知部分学生,考试后,再有学生自己批阅的现象。我们不清楚这样的考试拿到的认证,是否国际真的认证,或者国内认证?2003年10月,我们开始实习,我们以为学校会将我们安排到他们的合作单位实习,但是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只是从报纸的招聘栏中挑选一些计算机公司安排我们自己去面试,而且最后我们所干的工作也大部分是销售工作(部分与软件沾边)。甚至有在酒店工作的。而学校只起了一个就业中介的作用。我们找到工作后,考虑到上下班的方便,便应辅导员的要求写了申请搬出了宿舍,当时,搬出学校时,并没有人询问和阻挡。2004年8月,据说认证办下来了,此时,据我们全部考试通过已经1年了,在这期间内,学校由西郊又搬到了洪楼附近,而且部分人员也离开了学校(包括我们提交申请的那位辅导员)。当我们到学校领取认证时,却被告知我们欠交第三学期住宿费,但是,我们第三学期一直在外“实习”,并没有住宿。当我们将这个情况告知学校时,学校的工作人员却说,学校一直都不准在外住宿,且一直给我们保留着床位,而且,原先让我们提交申请的那位辅导员也已走了,提没提申请他们不知道。而且和那位老师联系不上了。最后,告知我们,必须交住宿费(又优惠了150元),否则,不发证件。开始时,我们为了他们说的天花乱坠的国际通用的软件工程师认证,共交了30000多学费,但没想到,他们的国际认证的证书竟是这样出来的,我们有了一种被欺骗得感觉。

刑事行政
2004-09-29 18:23:03
共有1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