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公司以岗位工作不达标,给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为由辞退员工。为了少赔偿就以威胁恐吓的方式让员工签署了解决劳动关系协议,只给予按劳动法规定一半的赔偿金作为补偿。后员工通过劳动仲裁申请但是劳动仲裁以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公司以威胁恐吓的方式辞退员 裁决书已下对申请人进行驳回。如果没有直接的证据后续有没有继续通过一审再申请

其它综合
2020-05-26 17:04:36
共有6位律师解答
  • 您好,可以到所详细咨询。
  • 您好,方便进一步沟通吗
  • 申请仲裁企业程序:1、劳动者自权益受损之日起一年内,向当地的劳动仲裁委提交劳动仲裁申请;2、仲裁委五日内审理并答复申请人的仲裁申请;3、由三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做出仲裁裁决。
  •   劳动法关于辞退补偿标准、辞退情形相关规定具体如下:  一、劳动法关于辞退补偿标准: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二、遭辞退有补偿的情况如下:  根据劳动法和深圳市有关劳动法规规定  1、在下列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不经通知即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和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  (4)被依法追究了刑事责任的。  2、在下列情况下,用人单位要辞退员工须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公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劳动者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状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除此之外,用人单位辞退职工都要给予相应的补偿。
  • 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劳动者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按照每做满一年支付2个月的工资作为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和其他相关法律,劳动仲裁裁决的执行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申请执行
      当事人应当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执行生效劳动仲裁裁决或者调解书的申请,并提供该裁决书或调解书。劳动仲裁裁决书和调解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被执行财产的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人民法院接到该申请后应当执行。
      二、不予执行的情形
      以下情形,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的,裁定不予执行:
      1、裁决的事项不属于劳动仲裁的范围或者仲裁结构无权仲裁的;
      2、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
      3、认定的主要事实证据不足的;
      4、适用法律错误的;
      5、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6、人民法院认定执行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
      三、执行措施
      1、冻结、划拨存款
      2、扣留、提留收入
      3、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财产
查看全部6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