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以职务侵占罪刑事拘留已经24小时了。但并未告知家里人放了什么罪

刑事案件
2019-11-15 15:33:32
共有6位律师解答
  • 建议委托律师会见,到办案机关了解案情并进行辩护
  • 犯罪嫌疑人被拘留后应当,经审查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提请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提请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检察院在接到审查批准逮捕申请后应当在七日内决定是否批准逮捕 综上,犯罪嫌疑人自被拘留之日到批准逮捕之日最多可被拘留37天。
  • 刑事拘留要满足一下条件:

    其一,拘留的对象是现行犯或者是重大嫌疑分子。现行犯是指正在实施犯罪的人,重大嫌疑分子是指有证据证明具有重大犯罪嫌疑的人。

    其二,具有法定的紧急情形之一。对于何谓紧急情形,刑事诉讼法第80条和第163条对于公安机关的拘留和人民检察院的拘留作出了不同的规定。
  •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属于他人交与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为己有。  职务侵占罪是指刑法第271条规定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数额较大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侵占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主要如下,以此界定二者:  1.主体要件不同。二者虽均为特殊主体,但前罪主体是财物代为保管人;后罪主体则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除外。  2.危害行为不同。前者危害行为是复行为,含非法占为己有及拒不退还二行为要素,其中非法占为己有是指变持有为所有的行为即侵吞,而不是非法占有目的支配下的一切行为。后罪危害行为则含非法占有目的支配下诸多行为类型,如侵吞、窃取、骗取等。  3.是否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不同。前罪行为人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抑或行为人根本就未有任何职务;后罪行为人却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若某公司员工甲在日常生活中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拒不退还,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则只能构成侵占罪。
  • 建议委托律师介入,去看守所会见一下
  • 看具体情况
查看全部6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