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制造商转化为产品,是否能够按照每台/元来授权专利使用费用,并约定今后使用该专利售卖给其他单位都需要按台来授权专利费用? 是否符合法律要求。 另外想咨询一下 实用新型专利为审批下发,仅收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下发的“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通知书”的情况下 是否能做专利授权 ?

知识产权
2019-05-11 14:03:22
共有3位律师解答
  •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申请人就可以依据专利法第13条的规定,要求实施其发明的单位或者个人支付适当的费用。  如果实施其发明的单位或者令人拒绝支付适当的费用,申请人可以在其申请被批准专利后,即,申请人成为专利权人后,依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77条的规定,对于在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专利权授予前使用发明而未支付适当费用的单位或者个人,请求专利管理机关进行调处,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专利管理机关调处的时候,有权决定该单位或者个火在指定的期限内支付适当的费用。当事人对专利管理机关的决定不服的,还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 《专利法》所称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与发明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实用新型只限于具有一定形状的产品,不能是一种方法,也不能是没有固定形状的产品;第二,对实用新型的创造性要求不太高,而实用性较强。
    产品的形状是指产品所具有的、可以从外部观察到的确定的空间形状。对产品形状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可以是对产品的三维形态的空间外形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例如对凸轮形状、刀具形状作出的改进;也可以是对产品的二维形态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例如对型材的断面形状的改进。
    产品的构造是指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安排、组织和相互关系。产品的构造可以是机械构造,也可以是线路构造。机械构造是指构成产品的零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联接关系和必要的机械配合关系等,线路构造是指构成产品的元器件之间的确定的连接关系。
  •   专利使用费是指被许可人实施专利权人的专利向许可人(即专利权人)缴纳的费用。  专利权是一种财产权,所以,任何人要实施专利权,就应当向专利权人支付专利使用费。当然,在实践中,专利权人通过与他人进行交叉许可而不收取使用费的情况也是存在的。  如何合理地计算专利使用费,是许可合同中很重要、但也是比较困难的一个问题。专利使用费的确定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主要包括:  (1)专利权人研究开发专利所支出的费用;  (2)被许可人使用专利所能获得的经济收益;  (3)专利许可的类型、实施的行为种类和期限;  (4)被许可人支付使用费的方式和时间。  此外,市场上是否有可供选择的替代技术、技术改进的前景,以及双方当事人的讨价还价能力,也是影响使用费的因素。  根据《合同法》第325条的规定,使用费的支付方式由当事人约定。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